
圖為九洞天風景區一景。新華網 周遠鋼 攝
新華網貴陽4月28日電(周遠鋼)進入“十四五”以來,貴州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在鄉村,貴州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及特色産業,做足“美麗經濟”文章,既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也提升了鄉村的顏值和品質。
春日時節,行走在貴州鄉村,水綠山青,田園如畫,交通便捷,特色産業風生水起……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大方縣貓場鎮五丫村的瑪瑙紅櫻桃。新華網 周遠鋼 攝
“旅游+産業”讓鄉村美起來村民富起來
時下正值櫻桃豐收季節,在畢節市大方縣貓場鎮五丫村,漫山的瑪瑙紅櫻桃讓村子熱鬧起來,村民忙着採果賣果,游客、商人絡繹不絕。
“我家共有12間客房,還種了4畝櫻桃,游客可以在園內體驗採摘樂趣。”今年52歲的彭磊是貓場鎮五丫村村民,曾在省外開飯店,看中了家鄉的旅游發展前景,2018年他和妻子回到家鄉,花170萬元將自家的3層共600多平方米的房屋改成了民宿,開起了農家樂。
“每逢節假日吃飯和住宿的客人都爆滿,2021年我家純收入有10多萬元。”談及家鄉的發展,彭磊充滿信心。彭磊家離九洞天風景名勝區入口僅數百米距離,該景區地處畢節市納雍、大方兩縣交界處,集伏流、洞穴、天生橋、天坑、漏斗、峽谷孤峰及古生物化石等為一體,享有“中國岩溶百科全書”“喀斯特地質博物館”等美譽。該景區還有着世界上最密集的天窗溶洞群,入地的伏流在暗河上形成連續九個天窗,十分奇特。
大方縣貓場鎮五丫村村民彭磊家的民宿,窗外的山坡上種滿了櫻桃樹。新華網 周遠鋼 攝
“景區自2019年建成後,來看景區、賞櫻桃花、採櫻桃果的游客很多,為實現農旅深度融合發展,我們還開發了櫻桃酒,延伸了産業鏈,提升了農業附加值。”九洞天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局長彭雄説。
據介紹,九洞天風景區涉及納雍縣、大方縣的5個鄉鎮,5個鄉鎮種植的約8萬畝瑪瑙紅櫻桃已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的重要産業。目前九洞天風景區還規劃建設了溫泉養生、漂流、科普觀光等旅游業態。
“品瑪瑙紅、漂總溪河、爬槍桿岩、玩九洞天,通過發展旅游抓産業支撐,最終是要讓老百姓富裕。”曾長時間在鄉鎮工作的九洞天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副局長尚躍康認為,依託風景區範圍內獨特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資源,當地百姓增收致富後勁十足。
因地制宜謀發展 鄉村振興添動力
“我們這個壩區叫底窩壩,面積1100多畝,是貴州省的樣板壩區之一,也是開陽十里畫廊的景點之一,每年我們採用‘稻油’輪作方式種植油菜和水稻,還種上圖案,就是為了吸引游客。”貴陽市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黨委委員、副鄉長馬洪鵠説,禾豐鄉依託優勢資源,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實現了“農文旅”一體化發展。
“一是穩産保糧,二是有序推進鄉村建設,三是建立完善防返貧機制、防止規模性返貧。”馬洪鵠説,依託全鄉的萬畝茶園及枇杷、葡萄、獼猴桃、香椿等産業,禾豐鄉今年將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底窩壩的旅游旺季從清明持續到國慶結束,特別是周末,這裡人流量相當大,目前已經帶動周邊村民發展了30多家農家樂。”
春天裏的開陽縣禾豐鄉底窩壩景區一景。新華網 周遠鋼 攝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平舟鎮京舟村的高效農業體驗園區,每逢節假日,美麗的鄉村風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游玩。“我們從2014年到這裡搞種植,目前一共發展了97個大棚的草莓,游客喜歡來體驗採摘,生意一直不錯。”來自浙江的草莓基地負責人蘇衛珠説。
“我們這裡壩區開闊,離平塘縣城僅9公里,適合周末前來休閒游,體驗農家生活。”京舟村駐村幹部王飛説,京舟村在高效農業體驗園區內佈置了精品水果採摘園和四季花卉園,既有觀賞價值,又能讓村民有收入。“我們不僅種植了草莓、葡萄,還發展了茭白、辣椒、油菜等産業,鎮上還建了辣椒加工廠,銷路沒問題。”
早春時節,游客在平塘縣平舟鎮京舟村的油菜花田游玩。新華網 周遠鋼 攝
“這裡風景好,空氣新鮮。”來自平塘縣城的攝影愛好者徐寶蓮常和好友來京舟村采風。通過發展鄉村旅游,京舟村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顏值得到提升。2019年,京舟村還獲得國家民委頒發的“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榮譽稱號。
據了解,貴州省中國傳統村落、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數量均居全國第一,發展鄉村旅游優勢明顯。
“我們會提振發展信心,把握政策機遇,讓京舟村發展得更好。”王飛是貴州眾多駐村幹部中的一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