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鳳還巢:百萬鄉愁建茶園 群眾增收樂開顏

2022-04-24 19:17:31  來源: 正安縣融媒體中心

  今年38歲的黎濤,生於格林鎮廣大村。在外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後,始終心繫家鄉發展,想為鄉親們幹一些事,出一份力,2017年,他開始返鄉種茶,幾年來,他的茶園迅速擴張,從最初的300畝到了如今的2500畝,為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增加群眾收入,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走進黎濤在正安茶葉交易市場的門店,客人正在品茶詢價,察看今年茶葉的成色。一旁的展架上,擺放着琳瑯滿目的茶産品,光彩耀人,茶香四溢。但説起黎濤種茶的經歷,可不像這些精美的茶葉讓人心情愉悅,反而是充滿了心酸。例如在他返鄉種茶初期,就因技術不到位,致使百餘畝茶苗死亡的事,感到非常沮喪。黎濤後來分析原因,總結了兩點,一是生土,二是管理人員技術達不到標準。

  “我以為種茶很簡單,就按知道的一些土方法去做,但其實這是一個很嚴謹、很專業的事。”黎濤笑呵呵地告訴筆者,為自己曾經的莽撞感到不好意思。

  百餘畝茶苗的死亡,讓黎濤深刻認識了技術的重要性。為此,他花高薪聘請了五名技術人員,對育苗、移栽、採摘、加工等程序進行問題查擺,分區域、分版塊、分時間層層把關,一舉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

  有了技術支撐,黎濤再次鉚足信心。2021年,他又與合夥夥伴承包了廣大村東山梁子組的2000畝土地種茶,其需要投資的金額,掏空了他所有積蓄300余萬元。巨大的投入為當地群眾帶來的大量的就業機會,在頂峰時期,基地的日用工量達到了300餘人,除廣大村外,還涉及安場鎮、瑞濠街道的部分群眾。當地一直在外務工的村民黎勇,便因此留在家中,成為了基地管理人員。

  “我的工資是4000元每月,媳婦也在這裡上班,她是80元每天,都是包吃住。我們父親已經80歲了,到外面打工不放心,在家可以照顧他,這的確是一個好事。”黎勇告訴筆者。

  在發展産業的同時,黎濤還積極向黨靠攏,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並與廣大村黨支部一起探索建立了“黨支部+企業”的模式,以每畝每年5~50元價格,作為村集體經濟。目前,廣大村黨支部已將黎濤納入後備人才,聘請為新青校的導師,準備讓他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一路走來,黎濤始終懷揣桑梓情懷,努力克服技術欠缺、資金周轉等各種困難。他的堅持和情懷,為當地群眾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黎濤為家鄉真情付出,家鄉的青綠的山水也沒有辜負他。得益於廣大村良好的氣候和地理壞境,黎濤基地上産出了茶葉,在去年青島省舉行的國際名茶比賽中,其禦香金眉和禦香金珍兩款茶葉,分別斬獲金獎和銀獎,一舉成為了國際知名茶品牌,在擴大影響力的同時,還為他實現了基地所有茶業訂單銷售。

  “這四五年的時間過得非常地惱火,但看到今天的效果,我非常的高興,非常的滿意。我們下一步的計劃是,結合農旅一體化,把我們東山梁子打造成正安縣城的後花園,讓我們老百姓過上更好的幸福生活。”黎濤告訴筆者。(葉歡 涂雲瀚)

[責任編輯: 吳雨]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