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塘約經驗”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2-04-24 11:01:31  來源: 安順市委宣傳部

  作為貴州農村脫貧攻堅的“樣板村”——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以黨建為引領,通過黨組織、村委會、合作社“三套馬車”並駕齊驅,探索實施“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發展模式、短短幾年時間,村集體經濟從2014年的4000元提高到2021年的682萬元,人均收入從不足4000提高到23162元2020年數據,2021年還未核算實現了從省級二類貧困村到小康村的蛻變,為農村脫貧打造出了“塘約樣板”。

  黨建引領,推進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近年來,塘約村堅持以黨建為抓手,通過強組織、聚人心、促改革、純民風、抓産業等措施,不斷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進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在以往“支部管全村,村民管黨員、村規管村民”的基礎上進行了細化,把黨組織觸角延伸到村組和農戶,實現黨組織建立、黨員管理和服務群眾全覆蓋。

  一是網格化建立黨組織2014年,隨着村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外出黨員逐漸開始回鄉發展,塘約村根據村寨的規模和空間布局、黨員數量及分佈情況,在村黨總支下面將全村11個村民小組,45名黨員劃分為3個網格黨支部和11個村寨黨小組,形成村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村寨黨小組三級網絡體系。建立離任村幹部、現任村幹部、各機構負責人、入黨積極分子和致富能人“四個梯隊”。延伸支部工作觸角,這樣就把陣地前移了群眾找到了組織,村級組織有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全村上下人心齊、幹勁足

  二是積分制考核黨員。為了破解農村黨員參政議政積極性低、責任感弱的問題,2015年以來,塘約村探索實行“駕照式扣分”和“積分制考核”新模式,為每名黨員建立一個積分冊,黨員得分多少由監督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根據該黨員完成的工作任務和表現情況打分,每月滿分10分,每年120分,對於年終積分高於80分的,按相關規定給予獎勵,低於60分的,視為不合格黨員。這樣通過考核倒逼機制,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組織的戰鬥力和執行力,激發了黨員比學趕超

  三是點對點式上門服務。為充分發揮每一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塘約村實施了“黨員聯戶”工程,每名黨員&&10—20戶群眾,對黨員設崗定責,支部利用每月主題黨日活動,設置“環境治理”“疫情防控宣傳”“愛國衞生運動”等不同的主題,組織黨員入村入戶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讓黨員全程參與到村級各項工作和事業上來,讓黨員亮身份,強責任,做表率,當先鋒,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特別是2020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村黨員衝在防疫一線,真正發揮了“一名黨員一名旗幟”作用,增強了黨支部和黨員在群眾中的公信力。

  塘約村做好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舉措以及取得的成果

  近年來,塘約村圍繞“山水田園”做文章,解決了做什麼、幹什麼的問題。

  一是盤活全村資源。2016年,塘約村在全市率先開展“三權”促“三變”農村産權制度改革,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小型水利工程産權和房屋所有權等進行“七權同確”,確權入庫耕地4881畝。同時,建立村級土地流轉中心、權益保障中心等,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村産權交易平台,切實把農村分散的資源盤活、匯聚起來,有效推動農業生産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為脫貧攻堅、産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算好了清楚明白的資産賬,實現戶戶入社、戶戶帶股、戶戶分紅的抱團發展方式

  二是推進産業發展。依託“金土地合作社”在全村建立韭黃、茄子、毛節瓜、香芋南瓜等蔬菜基地,種植精品水果晚熟脆紅李500畝,軟籽石榴200畝,核桃500畝,每年農業産值佔村集體經濟比例達到40%;組建了建築公司、大眾創業公司、水利公司,建了供水廠、箱包廠、電子廠、服裝廠,還創辦了旅游公司、文創公司,旅游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去年旅游綜合收入297.44萬元,目前,正在申創國家級4A景區。2021年村集體資産達682萬元,人均收入23162元2020年數據實現了讓群眾將在家門口就業

  三是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體系。塘約村在制定“紅九條”村規民約基礎上,把德治和法治融入鄉村治理之中,推進移風易俗,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風尚。以“幸福塘約”為載體,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和開展“好婆婆”“好媳婦”“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引導群眾樹立勤勞致富、自尊自強、文明進步等新觀念。同時,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開展“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工作,踐行互幫互助聯戶社會管理,整合基層服務管理資源,推動社會治理服務重心下移,引導群眾依法依規反映訴求,實現了矛盾糾紛在村組全部化解。

  塘約村將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好好幹,定能幹成一番新事業,幹出一片新天地,讓塘約更美、農民更富。(雷靜)

[責任編輯: 欒小琳]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