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醫學教育 彰顯醫者擔當
——記全國優秀共産黨員梁貴友
深化醫學教育改革,全力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打造一批“金師”“金專”“金課”,形成可複製能推廣的醫學教育學科體系;強化核心能力培育,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新冠肺炎防控救治等領域,緊盯地方病防治、環境污染以及生物醫藥等關鍵技術開展科研攻關……全國優秀共産黨員、貴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梁貴友對記者説,他正在梳理貴州醫科大學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機遇的思路。
踐行初心跟黨走、精益求精謀創新,這是梁貴友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一貫的堅守和執着。2003年,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博士畢業的梁貴友,回到原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遵義醫學院是梁貴友的母校,隨後在遵醫附院工作期間,他牽頭創建了遵醫附院胸心外科,開展10余項臨床新技術,成功開展貴州首例心臟移植、首例肺移植手術,技術水平達到西部前列。
在梁貴友的帶領下,遵醫附院胸心外科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先後成為衞生部胸腔鏡人才培訓基地、貴州省胸心外科及胸腔鏡診療質控中心,其團隊也成為貴州省胸心外科基礎與臨床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獲得了老百姓認可和業內廣泛認同。
到貴州醫科大學工作後,梁貴友極力爭取學校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聯合舉辦臨床醫學創新班,開創了拔尖醫學人才培養新模式,有力帶動了貴州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
梁貴友積極推進科學研究及成果轉化,貴州醫科大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取得歷史性突破、逐年創新高,並在一年內同時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該大學也獲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貴州省唯一入選高校及全國唯一獲批的醫科院校。
2020年初,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梁貴友帶領廣大黨員領導幹部主動請纓到戰鬥一線,火速治愈了貴州首例確診患者,極大鼓舞了全省戰“疫”必勝的堅定信心。當年元宵節那天,他又帶領團隊接管貴州省職工醫院,扛起醫療救護的重任。
在疫情告急的緊要關頭,梁貴友作為貴州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長,率隊深夜奔赴千里之外的湖北鄂州,拉開貴州省對口支援鄂州市的大幕。梁貴友説,“救治生命是醫生的天職,靠前指揮是領導幹部的職責,使命和責任不容我逃避,促使我一往無前、奮不顧身。”
在援鄂戰疫前線,梁貴友任副指揮長、醫療救治組組長、黨建工作組組長,他積極整合貴州省援鄂醫療隊力量,大力推動醫療救治工作科學、有序、規範、安全、有效開展,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由“人等床”到“床等人”的轉變,實現了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良好局面。他所帶領的醫療隊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67人,佔鄂州總量的55.02%。(記者 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