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貴州奮力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觀察之五
春節前夕,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給貴州的新年大禮包,對貴州發展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新國發2號文件提出,貴州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並從改善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健全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度體系、積極推進低碳循環發展方面明確了目標任務。
全面改善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
石漠化面積逐漸減少,森林覆蓋率逐漸提升,是近年來貴州加強石漠化治理、持續退耕還林、有效遏制各類生態破壞行為的一個縮影。
回首過往,貴州是全國石漠化程度最重的省份之一。2011年,國務院批准《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2012年,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大規模拉開了我省治理生態環境的序幕……
10年時間,貴州水土流失面積由2011年的5.53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021年的4.70萬平方公里,減少了8300平方公里,減幅為15%,實現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雙下降,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修復和改善,“兩江”上游生態屏障進一步鞏固。
展望未來,新國發2號文件為貴州全面改善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帶來新機遇,為逐步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具體提出了科學推進岩溶地區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支持苗嶺山脈、武陵山區、赤水河流域等一體化保護修復;加大對烏江、南北盤江、紅水河、清水江生態保護修復的支持力度;實施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等一系列要求。
“我們要充分把握好新國發2號文件政策機遇,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上持續做示範、走前列,重點圍繞改善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健全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度體系和積極推進低碳循環發展4個方面,大力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科學推進岩溶地區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推動建立生態産品交易中心,統籌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省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處長王代良説。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磷石膏處理,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新國發2號文件提出,實施磷、錳、赤泥、煤矸石污染專項治理,推動磷石膏、錳渣等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技術攻關和工程應用示範。
2018年,貴州率先在全國創新提出磷化工行業“以渣定産”,倒逼企業加快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加速磷化工企業的技術創新與綠色轉型;2020年,貴州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産”實現年度“産消平衡”,為持續改善烏江流域生態環境奠定了基礎;2021年,全省磷石膏産生量1203.21萬噸,利用處置量1326.66萬噸,利用處置率110.26%。
過去一年,《貴州省“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回頭看”工作方案》印發實施,組織對“三磷”企業實施全面核查、同步監測、分類整治,堅決落實磷石膏“以渣定産”,推動磷石膏綜合利用,建成磷化集團30萬噸/年無水石膏、100萬噸/年磷石膏凈化提純等項目,進一步提升磷石膏綜合利用能力和水平。
堅持用最嚴格的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新國發2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實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升工程,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等要求,為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明確了方向,定好了目標。
“新國發2號文件的&&,將為貴州的生態文明建設帶來新的機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楊同光説,作為“兩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貴州將始終堅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主線,統籌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系統性治理專項攻堅和從嚴排查整治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持續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健全制度體系推進綠色發展
新國發2號文件在健全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度體系中明確提出,要支持赤水河流域等創新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與長江、珠江中下游地區建立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進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拓寬生態保護補償資金渠道等一系列具體舉措。
2021年,按照省政府印發實施的《貴州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和《貴州省赤水河等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貴州在赤水河上游畢節市和下游遵義市開展赤水河流域水污染橫向生態補償:上游出境斷面水質優於Ⅱ類水質標準,下游繳納生態環境補償資金;上游出境斷面水質劣於Ⅱ類水質標準,上游繳納生態環境補償資金。截至2021年,下游遵義市向上游畢節市累計繳納橫向生態補償資金0.93億元。
如何健全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度體系?省水利廳廳長周登濤認為,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決扛起“上游”擔當,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持續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小水電清理整改、水生態保護修復,全力守護綠水青山。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加強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和河湖保護,實施重大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擴大優質水生態産品供給,築牢長江、珠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支撐和保障。
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新國發2號文件引領貴州持續有效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有助於繼續保持和持續改善貴州的生態環境,有助於提高貴州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能,提高貴州社會文明程度和省域綜合治理水平。”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谷樹忠説。
2012年,國發〔2012〕2號文件推動着貴州生態建設突飛猛進。10年來,貴州持之以恒,環境質量得到歷史性提升,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越守越牢。
2022年,新國發2號文件的&&,必定為貴州生態建設注入更多活力,助力貴州高質量發展新的“黃金十年”。(記者 申雲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