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産業體系

2022-02-19 09:41:08  來源: 貴州日報

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産業體系

——貴州奮力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觀察之四

  近日,位於貴安新區在建的貴陽大數據科創城貴安中心項目,B、C棟大樓正在進行室外環境、設備調試等收尾工作,不久即將投用。隨着科創城建設的加速推進,貴州布局數字産業的一個新地標也正在形成。

  貴州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數字經濟為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和經濟增長帶來了無窮動能。

  春節前夕,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新國發2號文件)明確貴州要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産業體系,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建設,這為貴州如何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明確了方向。

  充分把握新國發2號文件機遇,貴州重點圍繞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數字新基建、數據價值化,不斷加快壯大現代産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點燃科技創新強引擎

  “這是我們歷時近8年時間,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出的科技産品。”2月17日,在貴州振華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公司總經理向黔新拿着剛生産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對記者介紹,傳統的正極材料像葡萄一樣攢成一團,而公司研發的一次顆粒大單晶材料像鵝卵石,晶體粒徑更大,在産品的結構穩定性、高低溫循環性、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優勢。

  “我們研發的産品與日本、韓國等國相比,採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術方向和體系,具備良好競爭優勢。”正如向黔新所説,公司研發的正極材料,先後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貴州省專利金獎等多項榮譽,並成為國內眾多領先電池生産企業的重要正極材料供應商。

  向黔新&&,多年來,公司始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堅持不懈地進行科技研發、技術創新。新國發2號文件提出要鼓勵貴州大力實施“科技入黔”,文件的&&,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未來,企業還將不斷提高材料的安全性,以幫助電動汽車提升續航里程,降低成本。

  新時代,貴州不斷依託數字經濟加強科技創新,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産業鏈,推動科技創新對接産業化,促進現代産業發展。

  數據顯示,2021年,貴州區域創新能力、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均提升2位;研發投入強度連續5年增長,達0.91%;高新技術産業産值5334.02億元,同比增長16.8%。

  省科技廳廳長廖飛&&,新國發2號文件對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我們將通過關鍵技術、拳頭産品、龍頭企業和領軍人才‘四個培育’,在結構調優、總量做大、龍頭建強、股權化債等方面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和中堅作用。”

  激活數字産業大發展

  2月15日,全省納入工信部統計監測的390家規上軟服業企業已全部實現復工復産,復工復産率達100%,這也為確保一季度全省軟服業增速達25%以上,全力實現“開門穩”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全省規上軟服業典型企業的雲上貴州大數據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春節後更是爭分奪秒謀劃新一年的發展。

  “1月,公司實現産值92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6%,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産值3.5億元,力保‘開門穩’。”公司總經理楊雲勇&&,下一步,公司將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機遇,依託“一雲一網一&&”形成的集約化建設、共性化設計、模塊化提取等獨特優勢,堅定不移走市場化拓展道路,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及雲上貴州品牌矩陣,實現全年産值21億元的目標。

  好消息接踵而至。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貴州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並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按照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布局,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將作為我國算力網絡的骨幹連接點,發展數據中心集群,開展數據中心與網絡、雲計算、大數據之間的協同建設,並作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戰略支點,推動算力資源有序向西轉移,促進解決東西部算力供需失衡問題。

  數字經濟依靠信息技術創新不斷開發新産品、新服務、新模式和新業態。

  2021年,貴州軟服業軟體業務收入增長59.3%,增速位居全國第一;規上電子信息製造業、電信業務總量、電信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7.8%、18.8%、7.1%。

  眼下,全省大數據系統充分把握新國發2號文件機遇,正在部署謀劃大力推動大數據電子信息産業強鏈補鏈延鏈,實現數字産業大突破。

  加速傳統産業新升級

  貴陽長之琳,一家專門從事航空零部件研發製造的國家級民營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産飛機、發動機零部件。

  “飛機、發動機零部件的生産都是用鈦合金,在700多度的高溫環境中加壓成形,而且對溫度要求很嚴格,不能有一點偏差。”公司總經理程智宇説,傳統的鈦合金熱成型工藝,都是靠工人師傅的經驗來調節溫度加工産品,很難達到精準溫度,很容易導致産品報廢,浪費原材料。

  隨着公司生産線的智能升級,工人們不僅能及時監控和分析爐溫,還能實時看到生産線上零部件的各種信息,大大增加了産品合格率,保證了質量和穩定性。原來生産一個産品需要花費三天,現在只需要兩小時,生産效率大大提高。

  智能製造為企業帶來了新發展。今年開年,貴陽長之琳就接到6000萬元的訂單。

  數字經濟與傳統産業的融合發展,帶動傳統産業智能化生産、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加速發展,促進傳統産業的現代化發展,進而提高傳統産業的生産效率和生産效益。

  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乘數效應,近年來,貴州通過“萬企融合”大賦能行動,推動企業尤其是工業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截至目前,已累計形成標杆項目401個、示範項目4234個,帶動8485戶企業開展融合,推動2.3萬餘家企業上雲。

  “實體經濟是經濟的立身之本,而數字經濟是實體經濟的強大動力支撐。”省大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婁松説,在新國發2號文件的引領下,我省將持續縱深推進“萬企融合”大賦能行動,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創新應用,推動“上雲用數賦智”,為産業轉型升級和數字中國建設探索經驗。(記者 曾帥)

[責任編輯: 王雪松 謝素香]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9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