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耕“雲”種“數”:這個國家試驗區如何搶新機?

2022-02-07 17:59:40  來源: 新華網

  貴州是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考察時&&,希望貴州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

  新機在哪?如何“搶得到”?遵循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這個國家試驗區如何選點突破?新華社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調查。

  數據“西游”

  入口處瀑布飛瀉,人工湖清澈見底,一排排色彩繽紛的歐式建築點綴在青山綠水間……點開一個短視頻,評論區網友禁不住調侃:“在這兒上班有種度假的感覺!”

  2021年5月24日拍攝的貴州省貴安新區“華為雲”數據中心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如果只看外觀,很難將宛如童話城堡的建築與數據中心相關聯。佔地1500多畝,歷時5年建設,2021年底正式投用。這個位於貴州貴安新區的華為雲業務全球總部,未來園區僅服務器就可部署100萬台。

  進入數據中心區域,站在長廊外,透過玻璃看機房,密密麻麻的服務器高效運轉,機器人穿梭其中、實時巡檢。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大數據時代,像數據中心這樣的算力設施是基礎底座。“地基”牢固與否,關係到數字經濟“大廈”能否穩固屹立。

  2021年5月26日拍攝的嘉賓參加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現場。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近年來,貴州發揮氣候、能源、地質等方面的優勢,搶先布局數字新基建。如今,僅在貴安新區,就雲集了7個超大型數據中心。

  數據集聚的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産業優勢?國家“東數西算”戰略為貴州帶來新機遇。

  所謂“東數西算”,簡單來説,就是把東部的數據拿到西部來處理運算。要完成這一任務,構建一張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必須布局一些重要的樞紐節點。

  近期,國家四部委正式批准貴州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

  “我們將以節點建設為抓手,構建‘粵港澳-貴州-成渝’數據走廊,服務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東部地區算力資源需求。”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焦德祿説,目前相關工作正分階段、分步驟有序有力推進。

  躋身全國八大樞紐節點之一的貴州,對算力服務企業産生了磁吸效應。去年12月,東數西算(貴州)産業有限公司成立。

  作為投資方之一的鉅成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成標説:“公司將充分發揮貴州作為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優勢,在貴州建設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與熱應用數據中心,構建貴州與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大數據中心集群的算力資源輸送通道,真正實現‘東數西算’。”

  “數”業有專

  “可以是廠房,但不必一定是廠房。”身處貴陽高新區密集的寫字樓內,談起數字經濟帶來的變革,雲上貴州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巍説,産業要素、發展空間、技術賦能、組織方式上的變化,正在拉平各地區資源發展稟賦上的鴻溝。

  曾在IBM、英特爾工作,2012年回到家鄉,43歲的魏巍見證了貴州大數據發展從“搶先機”到“搶新機”的過程。“假如數字經濟領域也存在‘微笑曲線’,那我們就不能滿足於只充當一個存儲數據的硬盤。”他&&,去年集團專門成立數據運營部,就是瞄準數據這個生産要素去挖掘價值。

  2021年10月,貴州數據流通交易&&上線運行。魏巍所在的公司負責數據交易的市場推廣、交易撮合、業務拓展。截至目前,&&已入駐“數據商”112家,上架數據産品162個,交易額1400萬元。

  如何在數字産業上實現大突破?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促進集群化發展,打造世界級數字産業集群。

  貴州提出,要打造數據中心産業集群、智能終端産業集群、數據應用産業集群“三個千億級”産業集群。

  建成兩條生産線,每月計算機産能15000&、服務器産能5000&……剛成立一年多的貴州雲上鯤鵬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實現7萬餘&智能硬體設備生産銷售目標。公司新聞發言人余茜説,生産線落地後,吸引了國內眾多相關産業鏈企業聚集。由公司發起成立的“貴州鯤鵬計算産業聯盟”現已擁有30余家成員單位,産業鏈覆蓋整機製造、操作系統、數據庫等。

  2021年8月4日,貴州雲上鯤鵬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線上,工人在組裝服務器。受訪者提供

  “我們全力發展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製造産業,在保持電子元器件的傳統優勢基礎上,緊抓智能終端、雲服務等新業態發展機遇,開展招商引業,引進了雲上鯤鵬、浪潮等一大批優強企業。”貴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調研員徐雲舟説。

  2021年5月,貴州雲上鯤鵬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在進行機械手維護。受訪者提供

  作為未來貴州的數字産業和人才集聚區、數字場景應用示範區和生態文明展示區,去年底,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啟動建設,目標是成為國內領先的數字經濟創新區。貴陽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谷甫剛介紹,今年,科創城要引進大數據企業400家,實現營業收入30億元。

  種“數”耕“雲”

  打開微信小程序“一碼貴州”,帶着傳統古風的年貨節頁面讓人眼前一亮。

  “整個頁面就是一個年貨街區,各地農特産品應有盡有。”商城負責人李皓説,今年線上年貨節籌備兩個多月,參與商家達3.7萬家,商品超過10萬種。

  1月18日,工作人員在觀看“一碼貴州年貨節”的展示大屏。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點擊進入“黔貨主會場”,手工糍粑、刺梨原汁、野山茶油、現挖小黃姜等本地農特産品正在參與秒殺活動。

  通過“一碼貴州”助力,市民難買到、農民難賣出的“深山好貨”産銷對接問題得以緩解。

  “自從入駐&&,訂單就持續不斷。”貴州新農匯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禮貴感嘆。2016年開始,他在赫章縣種植香蔥,如今基地獲得更廣闊的市場,更穩定的銷售渠道,帶動千余群眾務工增收。

  截至去年底,“一碼貴州”&&交易額累計超40億元,與數十個脫貧縣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有力助推鄉村振興。

  1月18日,工作人員通過大屏瀏覽“一碼貴州年貨節”頁面。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産業數字化。

  發揮大數據疊加、放大、倍增效應,賦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産業化的故事還在上演。

  每8秒採集1次數據,1分鐘産出近300件産品……在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機器運轉聲回蕩,高端主機汽車二極管智能化生産示範線上的機器抓手正在忙碌,備料、組裝、測試等工序有條不紊。

  “以前人工環節多,産品質量一致性不高。”公司經理部部長彭紹波説,通過智能化改造,一條生産線單班人數從原來38人降至12人,效率提升了68%,優品率也從62%提升到95%。

  通過“萬企融合”行動,貴州推動傳統産業“上雲”,讓不少像雅光電子這樣的傳統製造企業嘗到了甜頭。

  過去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對傳統企業只是可早可晚、可有可無的備選項,現在成了必須要做、早做早受益的必選項。

  “搶新機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貴州數字經濟發展的前進方向和根本遵循。”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黨組書記胡建華&&,貴州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電子信息産業總産值突破3500億元;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實現倍增,在GDP中的佔比達到50%左右;三次産業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實現大數據深度融合改造全覆蓋。

  領銜記者:李自良、王麗

  文字記者:向定傑

  視頻記者:楊焱彬

  出品:趙承

  監製:鄔煥慶

  策劃:王曙暉、初杭

  編輯:初杭

[責任編輯: 王雪松 鄧嫻]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38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