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在做大農村産業的過程中,要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相關企業,延伸産業鏈,提高産業的附加值。”省政協委員、劍河縣政協副主席夏永忠説。
夏永忠介紹,近年來,為不斷延長“一縣一業”食用菌産業鏈條,劍河縣按照“抓二産帶一産促三産”的思路,堅持“抓龍頭、引上游、接下游、帶配套、促集群”,推動配套企業向園區集聚。
“如位於劍河縣工業園區的貴州劍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菜生産線,從炒制到罐裝、加油、封箱全部實現機器智能化操作。”夏永忠説,通過狠抓二産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産,有效地提高生産效率和附加值。目前,劍河縣已構建起“兩園八基地十三區”食用菌産業聯動發展格局,並覆蓋全縣13個鄉鎮街道。
夏永忠認為,地方政府應積極規劃、鼓勵和引導外出打工的青壯年農民工、外出求學的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及鄉賢返回家鄉,催生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愛農村、善經營的“新農人”,依託當地特色資源創業,投身鄉村振興。
“政府在政策、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鄉村人才回鄉創業者支持,形成集群效應,對達到一定規模並有效帶動增收、就業的創業者,在物流、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夏永忠説,同時,對將銷售和物流網絡延伸到鄉村,為農村搭建公共服務平台的電商企業,給予包括土地購買、場地租用、水電優惠等支持,雙管齊下助推農産品上行。(記者 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