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進工業經濟發展,&&了《關於實施工業倍增行動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的意見》,工業經濟發展揚帆起航步入良性循環的新局面。”1月19日,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尹曉芬在接受採訪時&&,隨着發展新目標定位,新路徑確立,貴州工業在新征程中要厘清思路,摸清家底,轉變觀念,解放思想,擴大開放。
具體怎麼推進?尹曉芬認為,首先要精準招、精準投,準確分析貴州工業發展基礎,要素稟賦,查找短板,精準識別需求,通過精準招商引資實現補鏈、強鏈、延鏈,以産業集聚,集群發展來構建更有競爭力的工業體系,同時要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發展之“穩”,助力貴州工業大突破之“快”。
其次是建立産業發展基金,做強做大市場主體。按市場機制,多方籌措,政府注資引導,通過“四兩撥千斤”手段,建立優勢産業(企業)發展基金,扶優扶強,待項目進入成長期後,政府注資帶利退出重返基金池,持續支持新優勢項目,失敗後核銷作為風險投資。每年政府注資比例按情況適當增加,每年計劃培育一批優勢企業和項目做強做大並進入資本市場,形成集群發展。
同時要加大綠色科技賦能,促進産業層次升級。聚焦綠色製造,促進低碳循環,着力提升産業生態水平,要深入推進節能降碳,提高能源效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搶佔數字經濟新高地,通過“聚通用”助力産業升級,實現與産業的高度融合,探索其盈利模式和實現路徑。緊扣“雙碳”目標要求,研究構建碳中和的産業路徑和區域發展協調機制,選擇好産業發展順序、産業布局和模式創新,將貴州碳資源變成碳資産,抓住話語權和定價權,在未來綠色低碳産業的區域格局定位和發展博弈中贏得主動。(記者 江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