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多層次協商有梯度聚力量促發展

2022-01-18 09:48:30  來源: 貴州日報

多層次協商有梯度聚力量促發展

——2021年貴州省政協協商工作回顧

  “通過!”2021年12月20日召開的省政協十二屆五十三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政協貴州省委員會協商工作規則》。

  近年來,省政協為推動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不斷鞏固提升傳統協商議政活動成效,並探索開展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協商活動。制定&&《政協貴州省委員會協商工作規則》,是對以往協商工作經驗的總結、提煉,更是進一步拓展協商形式,搭建機制化、常態化協商平台,推動更加靈活、更為經常開展各類民主協商的重要舉措。

  2021年,省政協協商工作加快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建設步伐,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政協搭&、各方參與、服務群眾的協商工作機制和協商民主深入實踐、委員活力充分釋放、民意民智廣泛匯聚、與黨和政府對接暢通的生動局面。

  高層次協商常態化

  “引進高端裝備,強化主機帶動,推動我省航空工業高質量發展”,王劍委員建議。

  “統籌協調、循序漸進,讓國有平台公司鉅額優質資産充分發揮市場化效益”,陳婷婷委員建議。

  …………

  2021年7月28日,“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為主題的省長與省政協委員座談會上,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邊聽邊記,不時詢問有關詳情,對委員們所提意見建議給予充分肯定,要求政府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吸納,讓大家倍感欣慰、倍感振奮。

  像這樣每年邀請省長與委員面對面座談協商,省政協已堅持了27年,歷經6屆政協、10任省長從未間斷。此外,省政協從2018年起邀請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與政協委員協商座談,2019年起邀請相關副省長與委員開展的專題協商亦從未間斷。

  2021年,省政協繼續以省政協專門委員會為平台,組織省級各民主黨派、省政協委員、市縣級政協等加強調查研究,圍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四新”“四化”任務和重要民生問題,與省領導和省有關部門開展協商。

  “加強與泛珠三角區域協作,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我省開發區建設水平”“奮力推進‘人才大匯聚’”“民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動我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全力防範化解道路交通領域安全風險”“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新突破”“民族文化強省,推動旅游産業化高質量發展”“高質量打造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升級版’,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控告申訴檢察工作”……12次高層次直接對話,共謀貴州經濟社會發展之要。

  服務發展大局、助推決策落實。制度化、常態化的全體會議協商、議政性常委會議協商、省長與委員座談協商、副省長與委員專題協商、省法檢兩長與委員座談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高層次協商,已成為各方加強互動交流、匯聚智慧力量的重要平台。

  “雲端”履職 “線上”議政

  2019年3月,全國政協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議第一次在我省設置遠程協商會現場連線點。3年來,省政協共組織8位各級政協委員參加了全國政協4次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議。

  2021年,為充分發揮遠程協商優勢,省政協學習借鑒全國政協遠程協商的經驗做法,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制定《政協貴州省委員會關於開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的工作方案》,按照統一的建設標準、管理標準、服務標準,搭建省市縣三級政協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平台,為9個市州88個縣政協提供實時高效的可視化工作協同服務。

  “園區管理企業需建立全面的運營服務體系,提升公司物業租售水平”“要以更大的力度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探索符合各開發區實際的管理新模式,增強開發區軟實力和吸引力”……2021年9月29日,省政協主會場,9個市州政協加3個縣級政協分會場,身處全省各地的7位委員和特邀代表分別圍繞“提升我省開發區建設水平”主題在“雲端”履職、“線上”議政。

  同年11月17日,圍繞“加強農産品加工及品牌建設”“大數據與農業深度融合發展”“開展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利化水平”和“加大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面,11位在省政協主會場、六盤水市政協和榕江縣政協分會場的政協委員積極建言“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新突破”。

  建言三千里,議政一網牽。兩場直接連線到市縣的遠程協商專題會是省政協探索運用省市縣三級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平台開展專題協商的積極嘗試,收穫屏幕內外掌聲陣陣、協商議政碩果纍纍。遠程協商專題會之形式新穎、參與面廣、即時性強、互動性好、信息量大等顯著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為跨越時空建言資政、同頻共振凝聚共識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

  協商觸角不斷向基層延伸

  為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助力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省政協2021年4月制定&&《關於探索開展基層民主協商試點助力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導貴陽市、黔東南州政協先行先試,分別探索開展“社區協商”“院壩協商”,指導遵義市和銅仁市圍繞“重點解決市縣政協基層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問題”開展基層民主協商活動。

  凱里市政協通過召開開懷街道挂丁村對門寨組産業路建設協商,促成該村862米的生産便道硬化。施秉縣政協圍繞雙井鎮黃琴村“移風易俗規範紅白喜事辦理”開展協商,推動村“兩委”制定&&了《黃琴村操辦紅白喜事暫行辦法》。天柱縣政協圍繞渡馬鎮龍盤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關於限制燃放煙花爆竹”問題開展協商,敲定了本村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約定……

  黔東南州政協以“壩壩會”為載體,進村組、入樓廊探索開展“院壩協商”,累計召集州、縣政協委員參與協商共計1000餘人次、有關方面人員和群眾共計3400餘人次,開展“院壩協商”127場(次),形成協商意見報告100個,提出意見建議655條,促進問題解決190個,破解群眾産業發展、環境整治、移風易俗等方面“急難愁盼”問題,為鄉村治理增添政協新智慧、新力量。

  貴陽市政協通過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繼續深化開展“社區協商”活動30余場,切實為群眾解決一批“揪心事、煩心事”,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銅仁市政協則以市縣鄉換屆為契機,着力破解“兩個薄弱”問題,探索基層協商民主議事改革,助推基層決策議事實現“從懶事到攬事、推事到謀事、難事到易事”蛻變。

  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基層民主協商先行先試地區基本形成黨委重視、政協搭&、村級組織、群眾參與的基層民主協商新格局。在宣傳黨的政策、密切&&群眾、廣泛凝聚共識等方面發揮了政協的重要作用,成為不斷提高社區治理成效,助推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省政協堅持健全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程序機制,積極搭建協商平台、拓展協商渠道、創新協商方式,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深入調查論證,廣泛協商、廣納群言、廣聚智慧,把政協協商工作制度優勢轉化為服務大局效能,在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政協擔當,不斷為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貢獻政協力量。(羅彩佳 施維)

[責任編輯: 劉昌餘 欒小琳]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7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