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鄉村掌墨師”心中的振興大計

2022-01-15 16:52:1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1月15日電題:“鄉村掌墨師”心中的振興大計

  新華社記者潘德鑫

  中國民間建房修屋時,常有一人備受禮遇和尊敬。此人手持墨鬥、心有全局,從選址、設計到施工均須聽其意見,甚至由其決定。這個掌墨控線的“總設計師”就是“掌墨師”。

  在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最近涌現出這樣一批“掌墨師”,但他們的特長並不是建房子,而是養牛、種茶、做手工藝等等。當地人稱他們為“鄉村掌墨師”。

  鳳岡縣綏陽鎮金雞村的退伍軍人方有文是當地有名的養牛大戶。經過10余年摸索打拼,他的養牛場已從最初的5頭牛發展到50余頭,其中有30頭能繁母牛,年純收入近30萬元。

圖為方有文在養牛場喂牛。(鳳岡縣委宣傳部供圖)

  “全縣的能繁母牛養殖大部分都是我帶出來的。”對于自己的養牛技術,方有文很有自信,他已帶動20頭以上肉牛養殖規模農戶50余戶,散戶40余戶,實現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2021年6月,方有文被縣裏授予“鄉村掌墨師”稱號。

  “這是對我的肯定,也是鞭策。”方有文坦言,成為“鄉村掌墨師”後責任和壓力更大了,“以前把自家牛養好就可以了,現在要為全縣養牛産業的長遠發展出‘大主意’。”

  今年45歲、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辦廠的馮仁分也被聘為“鄉村掌墨師”。當地幹部反映,因為工人素質參差不齊、管理難度較大等,願意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廠辦企業的人並不多,而馮仁分已在貴州全省5個安置點開了工廠,僅鳳岡縣的兩家手套廠就帶動100多個搬遷群眾就業。

圖為鳳岡縣鳳翔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馮仁分的手套廠做工。(受訪者供圖)

  “把散落在民間的鄉土人才找出來、聚起來、用起來。”鳳岡縣委組織部部長侯廷胤介紹,近年來,鳳岡縣積極探索和完善鄉土人才培養、管理、服務機制,實施“鄉村掌墨師”人才振興工程,組建了一支在農村各行業各領域掌握一定技藝技術,在某一領域處于領先水準、具有較高威望的“鄉村掌墨師”隊伍。

  目前,全縣摸排納入“鄉村掌墨師”人才庫的有11000余人,分産業引領型、經營管理型、技術技能型、社會治理型、鄉土文化型5類。其中,像方有文、馮仁分這樣拔尖且納入重點培育對象的“鄉村掌墨師”有800余人。

  為激發“鄉村掌墨師”幹事創業的動力,鳳岡縣對取得相應職稱、表現優秀的“鄉村掌墨師”會優先納入政府有關評先評優對象,優先享受項目扶持政策,條件成熟的還可助其設立工作室。

  記者採訪發現,不少“鄉村掌墨師”對于所在行業、領域的思考已經開始跳出一地一域的限制,市場意識、全局觀念都有了明顯加強。他們對未來和鄉村振興有不少新想法、“大主意”。

  “縣裏可以建一個能繁母牛養殖示范基地,既能傳授養牛經驗技術,也可規范整個行業的發展。”方有文説。

  “下一步可以把手套廠開到鄉鎮去,能解決更多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經過前期調研,馮仁分發現在農村仍有不少婦女留守在家,平時照顧完老人和小孩後無業可做,種地勞力不足,就近又無可打工的工廠。而手套廠對技術要求不高且上班靈活,比較適合留守婦女。

  “打造一支能影響一片、帶動一群、造福一方的人才隊伍。”侯廷胤説,“鄉村掌墨師”人才振興工程可有效盤活鄉土人才,也可進一步激發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撐。(記者潘德鑫)

[責任編輯: 欒小琳 黃勇]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