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三端發力 合力惠民 貴州構建生鮮微利經營新模式

2022-01-09 08:52:47  來源: 貴州日報

  “入冬以後,我們每天生鮮到貨3.5噸,葉類菜更加豐富。”1月6日,貴陽市觀山湖區合力美的林城陽關店店長王偉告訴記者,超市生鮮商品超過70%以上由貴州省內基地直供。

  一頭連着田間地頭的農民,一頭連着千家萬戶的市民。貴州省商務廳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貴州規劃建設惠民生鮮超市服務網,累計建成惠民生鮮超市305家,覆蓋市民約700萬人。

  貴州瞄準“菜籃子”這個事關民生的大事,圍繞生産端、流通端、消費端創新方式方法,通過政府與企業雙向發力、公益與市場相互促進、生産與銷售有效銜接,構建起惠民生鮮微利經營新模式,實現市民得實惠、農民得增收、企業得發展。

  生産端:基地直供豐富市民“菜籃子”

  變農産品為“商品”,瞄準田間地頭,貴州每個惠民生鮮超市連接5個直供基地,在35個縣市區建設蔬菜、生豬、蛋雞基地,以銷定産,實現農産品産業化、規模化、商品化。

  在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設施蔬菜保供基地息烽園區,探索出“優質茄果類+特色生態葉菜”的周年栽培模式,有效突出了貴陽夏秋冷涼蔬菜優勢,年可生産優質生態蔬菜2.6萬噸。

  變商品為“精品”,貴州對進入惠民生鮮超市的農産品高標準、嚴要求,進一步倒逼農産品精種、精養、精管、精收。

  最近,在培育技術的不斷提升下,安順市普定縣主導産業——韭黃首次實現年內第三輪收割,年畝産量將超過1500公斤,同比增長45%。

  變精品為“黔品”,貴州各地優良選種、有機種植、手工採摘,優中選優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知名生鮮品牌,普定韭黃、威寧“三白”、遵義辣椒等特色生態蔬菜走俏各大惠民生鮮超市。

  據了解,貴州省2021年11月到今年2月底蔬菜預計采收量達1073萬噸,同比增加7.4%,日均可采收8萬噸以上。從當前在田蔬菜和預計産量來看,貴州蔬菜保供有餘。

  以銷定産建基地,變農産品為“商品”,變商品為“精品”,變精品為“黔品”的生産模式不僅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更為構建微利經營新模式提供了有力基礎保障。

  流通端:通道融合鼓起農民“錢袋子”

  “冷鏈物流對於減少農産品損耗,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貴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王茂春認為,暢通高品質農産品上行通道、完善高品質生鮮消費品下行通道、推動城鄉冷鏈網絡雙向融合,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消費雙提升。

  2021年12月初,位於龍裏縣總建築面積15.35萬平方米的智慧型“共享供應鏈”——貴海冷鏈倉儲物流港項目正在抓緊建設。而此前,貴州已累計建成冷庫459.3萬立方米,冷鏈運輸車1680輛。

  建冷庫的同時完善長短途運輸通道,作為貴州招商引資的流通型企業,貴州長越科馳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目前物流車系列主打産品——4.5噸純電動冷藏車僅5分鐘車內溫度就可降至零下18度,製冷性能在市場上名列前茅,被廣泛運用到短途或者城市內運輸配送。

  健全市場配套要素、減少流通環節,貴州依託農商互聯示範縣建成50個農産品集配中心,建成1個省級中心倉、8個市級樞紐倉、30個縣級節點倉。同時,將農産品流通從田間地頭到終端零售之前的7個環節壓縮為“基地—農産品物流園—惠民生鮮超市”3個環節。

  抓集配、強冷鏈、減環節,構建完善流通體系有效推動了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貴州通過政企合作,撬動資本投入,目前社會化連鎖超市投資門店達74.9%,吸引社會投資9.6億元;惠民生鮮超市累計採購省內農副産品17.8萬噸,採購金額15.4億元,帶動13.6萬農民增收;通過減環節、建設施、補短板,農産品流通損耗率降低了20%,流通成本降低了40%。

  消費端:便民惠民溫暖百姓“心窩子”

  惠民大白菜0.99元每斤、惠民土豆0.99元每斤、惠民白蘿蔔0.99元每斤……1月7日,在貴陽市一家賓隆惠民生鮮超市的“1元銷售專區”,有4個生鮮蔬菜品類價格均低於周邊農貿市場15%至30%。在全省範圍內,每天有40種主要生鮮商品在進入惠民生鮮超市後略低於社會化超市價格。

  除了品鮮價低外,惠民生鮮超市在應急狀態下,無條件接受政府調控,市民滿意率達98%。這些口碑與成績均是貴州各地結合實際推廣複製該經驗的主要因素之一。2021年以來,遵義設立了“遵惠民”平價肉菜專櫃(店)120 對(個);黔東南州完成20個惠民生鮮店建設,鼓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在全州範圍開設連鎖惠民生鮮店;畢節制定了“五個機制”推進惠民生鮮超市建設。

  從市場運作可持續性看,貴州明確惠民生鮮超市生鮮區經營面積不低於門店總面積的60%,其餘經營面積可自主確定業態。目前,惠民生鮮超市生鮮商品銷售額雖然平均虧損率5%左右,但通過其他區域的快消品、非生鮮商品及外租區約6%的利潤貢獻率可實現微利,保證各門店持續經營。

  眼下,貴州積極構建“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惠民生鮮作為重要一環,勢必將在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方面持續下功夫。根據規劃,到2025年,貴州將建成惠民生鮮商超1000個,實現縣城城區全覆蓋,讓農民和市民兩頭得到更多實惠。(記者 方亞麗)

[責任編輯: 劉昌餘 謝素香]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4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