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奏響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綠色樂章

2022-01-06 09:37:03  來源: 貴州日報

奏響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綠色樂章

——貴州堅定不移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二)

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華社發

  打開中國地圖,浩浩蕩蕩的長江,從唐古拉山奔涌而下,連綿支流流經貴州,滔滔不絕。

  管好水,護好岸。近年來,貴州堅決扛起上游責任,從涓涓小溪到澎湃江河,狠抓長江流域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障,生物多樣性豐富度日益提升,生態環境品質持續向好。

  重拳出擊 狠抓問題整改

  洋水河邊,開陽縣居民肖李兵見證了母親河的變遷。“小時候,我在洋水河遊過泳、釣過魚,甚至還喝過水。”肖李兵感嘆。

  洋水河是烏江二級支流,跨開陽、息烽兩縣,流經開磷礦區(雙流鎮、金中鎮、永溫鎮),經大塘口匯入烏江。上世紀末,由于沿線磷礦石開採企業外排廢水和磷化工企業跑冒滴漏,洋水河水體總磷嚴重超標,成為遠近聞名的“牛奶河”。

  2018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曝光“洋水河總磷污染”。貴州省、貴陽市高度重視,統籌推進整改工作。開陽縣制定攻堅方案,投入整改資金8000多萬元,組織實施“九大提升工程”。通過礦山企業面源治理、磷石膏風險控制等措施,科學化、精準化推進整改,洋水河實現從“牛奶河”到清水河的轉變。

  “綜合治理讓這裏水清岸綠,空氣裏沒有了濃烈難聞的味道,揚塵和噪聲也減少了。”肖李兵笑著説。2019年9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貴陽駐點工作組對洋水河工程性措施的整改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評估,洋水河順利通過現場驗收。

  近年來,貴州狠抓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全面整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反饋問題。截至2021年12月31日,139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30個,整改完成率為93.5%。

  精準發力 呵護一汪碧水

  “從一潭‘死水’到一汪活水。”在習水縣獅子電站的所在地,居民這樣形容小水電拆除前後水生態環境的變化。

  2019年4月,省水利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生態環境廳、省能源局聯合印發的《貴州省小水電清理整改實施方案》提出,整改全省單站裝機容量在5萬千瓦以下的小水電站。限期退出涉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或緩衝區、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違規水電站,全面整改審批手續不全、影響生態環境的水電站,完善建管制度和監管體係,有效解決小水電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鳥兒回來了,魚兒回來了,老百姓的笑臉也回來了。去年12月,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小組下沉遵義市時指出,小水電站拆除是一項為人民謀福祉的重要工作,各級各部門要迎難而上,不斷推進小水電站整改工作。

  為更好地保護水質安全,貴州為護航長江經濟帶生態裝上了“千裏眼”。去年10月,貴州境內65個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監測站通過國家驗收,長江流域水質監測實現從手工監測為主到自動監測為主的轉變。

  “以前的水質監測1月1次,監測1次要10多天才能出數據。”在烏江出境斷面望牌斷面,銅仁市生態環境局德江分局局長李武告訴記者,如今,水質監測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監測,能夠及時更新監測數據。

  與此同時,300多公里外的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也能遠端掌握水質監測數據。而在近2000公里外的北京,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也能通過“千裏眼”掌握流域水質情況,為長江流域水質精準保護提供有力支撐。

  和諧共生 建設美麗家園

  橫跨石阡、施秉、余慶、鎮遠四縣的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不可多得的生物基因庫。“這幾年,保護區野生動物的物種在不斷增加。2016年以來,鳥類增加了33種,現在共有184種。”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方洋介紹。

  自2016年起,為保護佛頂山的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樣性,石阡縣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等,先後將151戶635人搬出佛頂山的核心區、緩衝區,為動植物騰挪了更廣闊的生活空間。

  近年來,石阡縣在保護區設立了三個管理站,配備216名護林員,通過加大巡邏力度,有效維護物種安全和平衡。“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體系,抓好保護區的資源管理;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群眾的保護意識;加大對違法違規的打擊力度,保護好保護區內的自然資源。”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姜波説。

  生態興,綠先行。貴州,這片被長江滋養著的美麗土地,始終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把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責任擔當和歷史機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一曲曲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綠色樂章在黔山秀水間奏響。(記者 申雲帆)

[責任編輯: 劉昌餘 欒小琳]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3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