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四好農村路”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2022-01-01 10:35:43  來源: 貴州日報

打好“建管養運”組合拳 鋪就鄉村振興幸福路

——貴州“四好農村路”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農村公路面貌煥然一新。

  近日,2021年貴州省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工作會召開,會議總結我省各市州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成果和經驗,為加快形成支撐交通強國貴州試點的“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模式,為全省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當好開路先鋒,提供堅強的農村交通運輸保障。

  17.3萬公里農村路

  鋪就家門口的幸福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邁入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階段,奮力完成“雙通”(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運)和“組組通”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如今,一條條“四好農村路”修到村頭,通到鄉親們的家門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狀況已成為歷史;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盤活了農村地區的特色資源,改善了農村生産生活條件;一條條“四好農村路”串聯起城市和鄉村,構建了“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鄉村美麗畫卷,鋪就了農民闊步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通過實施“美麗鄉村——小康路行動計劃”、農村公路三年會戰、“組組通”三年大決戰等行動,全省累計完成農村公路投資1728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1.9萬公里,實施安防工程10.3萬公里,改造危橋1254座,建成通組硬化路7.87萬公里。全省農村公路里程快速增長,2020年底達17.3萬公里(不含通組硬化路)。

  “四好農村路”建設亮點突出,有力支撐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我省累計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市6個、示範縣66個;打造以旅游路、産業路為重點的“美麗農村路”3.2萬公里,有力支撐服務了農業農村現代化。

  其中,湄潭縣27°茶海路,將美麗農村路與茶産業發展、美麗鄉村、鄉村旅游深度融合,被評為2020年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

  公路列養率100%

  竭力破解管理難題

  農村公路點多、線長、面廣、量大,管養存在養護配套資金到位難、配套安防設施不健全、行業監管風險點多等問題,其中,養護資金到位難是“四好農村路”工作中“管好、護好”兩個重要方面的突出短板。

  為加快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結合我省實際,省政府&&《貴州省全面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

  在日常養護資金籌集上,明確省、市、縣按5:2:3的比例分級籌集,省級承擔50%,省級支出責任遠高於江西、甘肅、河北及內蒙古。

  貴州&&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7個市(州)和92%縣(市、區)均超額到位日常養護資金,保障養護資金落實。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拓展“四好農村路”綜合監管平台功能,構建工作調度一張圖、數據應用一個庫、過程監管一條線、建管養運一盤棋的管理模式,覆蓋全省17.3萬公里的農村公路,提高了農村公路管理和治理效能。

  全面推廣縣、鄉、村三級“路長制”,湄潭縣以村寨為單位,建立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寨管家制”,將通組硬化路管養納入寨管家管理範圍,明確護路員,實現專人專管,真正做到全縣公路列養率100%,探索出農村公路管護新模式。

  三分建七分養

  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

  一條好路,三分建、七分養。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將交通基礎設施管護擺在突出位置,壓緊壓實責任,縱深推進農村公路市場化養護改革,養護水平和質量大幅上升。

  截至目前,全省有45家養護企業進入農村公路養護領域。

  省公路建設養護集團承接畢節市3.5萬公里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農村公路及通組硬化路列養率達100%,縣鄉道優良中等路率達78.24%。黔南州探索“日常保潔地方化、小修工程專業化、養護工程項目化、管理工作信息化”養護模式。長順縣將鄉道水廠至威遠公路納入鄉村旅游一體化開發,提取年均純收益的2%用於該鄉道管理養護,探索出集運營管理養護於一體的新模式。

  提升運輸服務品質

  黔貨出山又快又好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有力推進交通運輸普惠發展,推進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累計新改建縣級客運站40個、鄉鎮客運站501個。2017年完成村村通客運,農村群眾實現“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

  目前,全省85%的縣(市、區)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達4A級以上,快遞網點實現鄉鎮全覆蓋,建制村直接通郵,加快推進“交郵融合+”,完成9個示範縣的1562個中心站點掛牌運營。

  今後將按照“‘組組通’通到哪,交郵服務站點就布局到哪”的要求,實現快遞直達到村,打通“黔貨出山”最後一公里。

  同時,由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研發的“通村村”出行服務平台,提供了“手機上下單、家門口坐車、集中點拿貨”便民服務,平台被列為交通運輸部農村客運智能化應用示範項目予以推廣。

  目前,“通村村”平台已建立88個縣級運營調度中心,布局超過1.5萬個村級綜合服務站點,平台註冊司機超過7萬人,整合車輛超過6萬餘輛,累計服務農村群眾超千萬人次。

  凝聚民意民心

  共建共治共享

  “四好農村路”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在“四好農村路”政策設計、項目建設、管理養護方面,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與群眾共商共議,積極引導公路沿線群眾參與建設和養護,不斷提高農村群眾參與的深度和廣度。

  2020年5月,面對疫情衝擊下農村群眾嚴峻的就業形勢,結合農村公路養護的實際需要,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探索打造有組織的交通就業脫貧“從江模式”,迅速在“9+3”縣(區)推廣,共開闢1.1萬名農村公路養護員公益性崗位,花小錢把路管好,實現群眾增收、穩定脫貧、養護增效。2021年6月資金保障政策到期後,從江、榕江、碧江等縣(區)保留了養護員隊伍。

  從江縣加勉鄉韋金水帶領的勞務隊穩定在25人以上,已經從農村公路項目建設轉戰到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上,人均年收入達到8萬元,韋金水本人也喜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

  在從江縣,依託廳屬企業,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從農村公路建設項目開始,大力培養像韋金水這樣的從江本地施工人員,手把手教他們技術,教他們管理,培養了一批施工隊長、包工頭,活躍在我省交通建設項目一線。

  今後,我省將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建、管、養、運、融”五大目標,將農村公路打造成能帶動發展的産業路、管護高效的平安路、服務便民的智慧路、風景優美的生態路,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貢獻力量。

  鏈結

  在貴州省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工作會上,公布了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市、示範縣名單:

  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銅仁市、黔南州和貴安新區獲“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市稱號。

  花溪區、白雲區、清鎮市、修文縣、紅花崗區、匯川區、桐梓縣、務川自治縣、關嶺自治縣、黃果樹旅游區、黔西市、天柱縣、榕江縣、從江縣、黎平縣、望謨縣、貴定縣、惠水縣、獨山縣獲“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稱號。(記者 聶毅 余瑞琦 通訊員 韋景全)

[責任編輯: 欒小琳 黃勇]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24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