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關嶺:鄉村振興開新局 宜居鄉村展新顏

2021-12-28 18:30:15  來源: 新華網

  航拍的關嶺縣頂雲街道辦事處石板井村(資料照片)。新華網發(徐昆攝)

  新華網貴陽12月28日電(黃勇)地處黔中腹地的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是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20年3月經貴州省政府公告退出貧困縣序列,2020年底24709戶110706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一年多來,關嶺縣着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大力發展關嶺牛、精品水果、鄉村旅游等産業,建設更為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新鋪鎮江龍村位於國道320邊,距離縣城40公里。這裡山高溝深,石漠化嚴重。全村274戶,1166人,多數外出務工。對於留在村裏的村民,政府通過養牛、花椒種植和光伏發電三大塊增加村民收入。

  關嶺牛和花椒是關嶺縣近年來全力打造的“2+N”特色優勢産業布局的兩個重點。關嶺牛是全國優良的畜禽品種之一,獲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關嶺牛皮薄骨細、出肉率高、品質好,市場銷路好,也是貴州省全力打造的十二大農業特色産業中的“牛産業”的“主打牛”之一。目前農戶養牛,銷售基本不操心,上門收購價一般是18元一斤,養一頭關嶺牛的純利潤在5000元至7500元之間。

  關嶺縣新鋪鎮江龍村村民羅天榮在養殖小區內碎草喂牛(攝於11月22日)。新華網 黃勇 攝

  為減少農戶養牛的成本,江龍村着力推廣以養殖小區集中育肥的養牛方式。養殖小區由關嶺縣安排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資建圈舍,做好水電路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配備飼草收割粉碎機械設備。集中養殖可降低玉米等飼料的採購成本,提高防疫效果,機械化操作減少勞動強度和人力成本,讓養殖成本得以降低,養殖戶每年600元就可以租一個可養10頭牛的圈舍。

  關嶺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姜厚雲説,2021年全縣已投入1200萬元在全縣建了17個養殖小區,目前已被村民“搶租”一空,下一步爭取資金多建一點滿足農戶的需求。

  江龍村駐村第一書記任夢説,目前全村80多戶養牛,其中7戶為集中養牛。村民陳興學和羅天榮就選擇入駐養殖小區,分別養了24頭和14頭牛,他們説,養殖小區用電用水均比在家養牛方便,牧草可以用機械收割運輸,大大提高養殖效率,他們養的牛平時一個人就可以打理,牛全部出售後收益會有一二十萬元。

  航拍的關嶺牛核心保種場(資料照片)。新華網 盧志佳 攝

  養牛的飼草主要為就近利用荒坡種植的皇竹草。關嶺縣在江龍等4個村按每畝500元的投入,投資了260萬種皇竹草,村民負責施肥管理。皇竹草耐旱,適合在石漠化地區種植,每年可收割四五茬,可連續收割五六年,在解決飼料問題的同時還能起到綠化荒山、治理石漠化的作用。目前,關嶺縣正全力推進關嶺牛全産業鏈發展,計劃五年內再建成養殖小區50個,牧草種植面積20萬畝以上,爭取到2025年實現關嶺牛存欄23萬頭,出欄8萬頭。

  任夢説,江龍村還有2000畝花椒和光伏發電項目,這些項目不讓村民投一分錢。花椒種好後,將分給農戶管護,誰管護誰收益。光伏發電每年約25萬元的收益則歸村集體所有。加上養殖小區圈捨得租金,江龍村目前每年的集體收入在27萬元以上。有了這些收入,江龍村可以強化對“三類人員”動態監測幫扶,防止返貧。  

  關嶺縣斷橋鎮發展的精品水果基地一角(攝於11月23日)。新華網 黃勇 攝

  斷橋鎮戈堯村,從2016年開始發展精品水果,如今形成枇杷和柑桔兩大品種,在關嶺及附近縣已小有名氣。深秋初冬之季,枇杷開花,柑桔成熟,滿山黃澄澄的果子點綴在綠瑩瑩的樹葉之間,果農沿着公路擺上出售的椪柑、臍橙,果香誘人。戈堯村黨支部書記楊文海介紹,全村已有2000多畝枇杷、1000多畝柑桔,國慶時上市的果凍橙,按市場價可以賣到8塊一斤,為了吸引並培育消費群體,果農們只按5元一斤賣。盛果時期,一畝水果收入可在萬元以上。因為收益不錯,村民們把適宜種果樹的地方都種上了。一聽到有果樹種植技術和管理的培訓課,會議室就會擠到坐不下人。楊文海説,下一步,在穩定提升農民果樹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同時,銷售將是重點謀劃的事,計劃建立儲存冷庫,延長售果時間,引進分揀系統提高售價。

  頂雲街道辦事處石板井村,白墻黛瓦,荷塘花圃,綠樹掩映,一步一景,是關嶺縣近年來鄉村旅游的“當紅小生”,今年國慶更是成了“網紅村”,這裡新種植的一片花海,吸引了縣城及過往的游客2萬多人前來賞花拍照打卡。這也增加了石板井村民建設宜居鄉村的信心和決心。石板井村駐村第一書記張駿琪説,石板井村通過整治村容村貌,整體美化綠化,依託“頂雲經驗”體驗園,建設農旅一體體驗園和兒童游樂場,國慶後又新種植了130畝的觀賞花卉,預計明年春節左右將開花,同時積極推進山地體育公園、網紅民宿的打造,為迎接更多的游客作準備。

  關嶺縣頂雲街道辦事處石板井村整齊漂亮的民居(攝於11月23日)。新華網 黃勇 攝

  鄉村振興開新局,宜居鄉村展新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關嶺縣正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把鄉村建設成草滿坡、果滿園、景滿村的生態優良、産業興旺、美麗宜居家園。

[責任編輯: 吳雨 鄧嫻]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0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