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項目 産業升級
——貴州聚力推進“四新”“四化”項目化落實
52天。這是投資220億元的貴安新區恒力(貴陽)産業園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建設所用的時間。與以往相比,這個項目跑出了“加速度”。
5天。這是開陽縣引進寧德時代貴州鋰電池材料産業鏈基地項目,完成一期所需405畝土地的徵收所用的時間。企業豎起大拇指:“不愧是以企業為貴、以契約為貴、以效率為貴、以法治為貴的‘貴人服務’。”
0天。這是國慶假期,百億級重大工業項目中國石化織金50萬噸/年聚乙醇酸項目建設工地休息的時間。技術工人孟林説:“國慶假期我們沒有休息一天,全力以赴趕工期、推進度、建項目。”
“十四五”開局,貴州全力以赴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聚力項目落地,着眼有效投資,推動産業升級,全省一盤棋,步履鏗鏘邁向高質量。
凝心聚力 圍繞“四新”主攻“四化”
這是共識。抓項目就是抓經濟、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大項目就是抓大發展——
歲末將至,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各光伏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項目建設者正為如期並網進行最後衝刺:
在獨山百泉,項目升壓站設備基礎全部澆築完成;
在大方理化,項目工作人員倒排工期,升壓站場平工程開挖已完成99%;
在畢節七星關水箐、何官屯、楊家灣等項目點,工作人員從設計圖紙、現場施工等多個角度出發,優化工期。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重大工程項目強力推進,帶動産業發展。今年,全省共安排重大工程項目4071個,其中,3154個“四化”重大項目1至8月完成投資4066.58億元、佔年度計劃69.9%。
項目落地,産業升級。今年前8月貴州工業産業佔比迅速上升,在招商引資引進的4732個項目中,工業項目2408個。截至10月,項目到位資金佔比52.8%,以鋰電池為代表的新材料、以光電為代表的能源、以新型裝備製造為代表的現代裝備製造等産業取得成效。
這是行動。項目為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
工業産業風生水起。隨着一批重大項目如期落地開工和順利推進,1至10月,全省工業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1.1%。1至11月,全省引進工業産業項目2578個,合同投資額同比增長81.35%,投産項目1339個、投産率51.92%。寧德時代、欣旺達、湖南德山、中綠能、中偉新材料、協鑫、小唄出行等一批500強、行業優強企業落戶貴州,為産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今年貴州省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項目共安排194個,計劃投資272.6億元。貴州茶園面積全國第一;太子參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一;辣椒産加銷規模全國第一;織金縣成為全國最大的皂角精加工集散地……特色産業活力增強。六枝特區2021年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松桃自治縣壩區高效農業建設項目……一批實打實的項目正為廣袤農村帶來新變化。
旅游産業化推進成效顯著。今年中秋假期,全省累計接待游客1110.6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5.07億元。9月27日,在2021貴州省文化旅游産業招商推介會上,28個具有代表性、引領性的項目現場集中簽約,合同投資總金額363.5億元。
“四輪驅動”開新局,推動貴州現代産業體系加快建設。
力量匯聚到項目建設上,行動落實到項目建設上,作為體現到項目建設上,貴州産業發展在高質量跑道上穩步邁進。
奮力攻堅 打出強勁“組合拳”
推進“四新”“四化”項目建設,投資質量效益至關重要。
今年,《貴州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貴州省擴大有效投資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3年)》相繼印發,激起一池春水。
擴大有效投資,貴州明確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牢固樹立質量效益意識,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健全完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着力補齊生態環保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力爭2021至2023年固定資産投資累計達到4萬億元,工業投資、民間投資佔比分別提高到30%和50%以上。
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經濟結構。高質量高效益推進“四新”“四化”項目,全省打出組合拳。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以新型工業化“五個倍增”為主線,緊扣“六大突破”和“六個抓手”,會同各地和各有關部門緊盯“6個100”,着力抓108個重大工業項目,重點打造100個開發區。
省發展改革委緊扣新型城鎮化“五個大提升”,統籌推進“強省會”“三個100萬”“三改”等重點工作落實,建立了省新型城鎮化專項組工作機制,組建了省新型城鎮化和“強省會”兩個工作專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以“三改”為重點大規模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成立工作專班。
省農業農村廳緊盯優化農業生産經營組織方式、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改善農業生産基礎條件“三個重點”,謀劃儲備農業現代化重大項目543個、總投資566億元。印發《農業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農業基金項目申報指南》。
省文化和旅游廳緊緊圍繞“兩大提升”工作目標,大力實施“四大行動”。今年,梳理調度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旅游産業化重點項目995個,1月至10月累計完成投資887.90億元,旅游業重大工程加快推進。
良好開局 高質量取得新成效
今年,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抓項目抓産業促發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強大動力——
十大工業産業活力強勁。位於六盤水市水城經開區的黔雙圓智能炊具生産車間內,衝壓拉升、噴塗、組裝三大生産區域忙而有序,數十名工人或調試,或品檢,正為完成全年生産目標奮力衝刺。
作為全省第一條智能炊具生産線,該項目去年10月開始建設,今年5月底正式投産,依託水城經開區良好的鋁及鋁加工産業基礎,以園區內中游企業生産的鋁板為原材料,就地轉化為鋁制終端産品。“就地取材,我們實現了原材料的高效轉化,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車間工作人員曹咏思説。
旅游産業魅力四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全省各市州共洽談並簽約414個旅游項目,合同投資額726.5億元。
産業業態升級,滿足游客日益多樣化旅游需求——
銅仁主城區,三江匯流處,集歷史人文、紅色教育、民族演藝、科技體驗、非遺文化、生態觀光、文化創意於一體的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耀眼亮相。一條全長43公里的“智慧馬拉松賽道”將之與梵凈山串聯起來,成為銅仁黃金旅游帶。
盤活閒置低效項目,提高旅游産業投入産出效益——
8月25日,省投資促進局舉辦商會助推貴州旅游存量項目盤活座談會,向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驢媽媽旅游集團、北京華胥氏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15家文旅企業推介一批值得盤活的閒置低效項目。
……
“十四五”開局進入年終衝刺階段,貴州圍繞開好局、起好步,凝心聚力推進“四新”“四化”項目化落實,一批批優強項目快速落戶,一個個開工項目加快建設,産業發展活力、潛力並具,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記者 王淑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