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黔西南着力提升搬遷群眾“三感”

2021-12-17 17:20:09  來源: 貴州日報

貼近群眾需求 精準對標施策

黔西南着力提升搬遷群眾“三感”

  “現在我的生活環境好了,看病有醫保、大病醫療救助,還有民政局臨時救助,現在有了一份穩定收入,日子越過越有盼頭。”近日,望謨縣蟠桃街道蟠桃園社區的居民楊方周感慨搬遷後的幸福生活。

  2016年,楊方周查出患上腎衰竭,多次住院治療共花費10多萬元,這筆費用讓本不富裕的五口之家陷入困境。2018年,楊方周一家從望謨縣郊納鎮高寨村搬到蟠桃園社區,黔西南州民政局和街道、社區了解情況後,將楊方周一家納入低保。現在全家每月領取773元低保金,楊方周及妻子方興來、大兒子楊宏江都在社區當保潔員,每人每月800元工資。“二兒子楊思洛和小女兒楊小琴在讀大學期間都有國家助學金。沒這些好政策,這個家真的要被拖垮了。”現在,楊方周一家不僅有了新的居住環境,生活也越來越有保障。

  楊方周一家是黔西南州貼近搬遷群眾需求,精準對標施策的一個縮影。近段時間,黔西南州民政局對各縣(市、新區)低保核查工作進行督導調研,確保低保漸退政策的穩定,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在救急難中的作用,紮實抓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採取數據比對、定期排查、發現報告等措施,加強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的監測,動態消除困難群眾返貧致貧風險,做到“應保盡保”。

  同時,該州民政局為搬遷安置點的老人、兒童、婦女提供安全教育、文化傳承、社區融入、心理支持等常態化服務;聚焦易地搬遷、社工服務,持續推進安置區居民自治制度化、規範化建設,打造一批社區治理示範點。

  該州民政局爭取425萬元,在9個縣(市、新區)17個新設街道易地搬遷安置點建立“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社工機構,推行“社區+社工站+社會組織+社工”的服務模式,保證每個站點有2名以上社工駐站,與基層民政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一起為搬遷群眾開展服務。此外,搭建集聚“專業性、獨立性、開放性與合作性”的綜合性社會工作服務平台,培育社會組織和發展社工專業人才,為社區居民提供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社工救助等基本社會服務。

  服務開展以來,17個站點為搬遷群眾開展主題宣講45次,建立1500多個困難群眾諮詢(含輔導性)個案,開展260多場不同形式活動,開展低保排查、特困供養、入戶調查等2000余戶,受益人次累計達5萬餘人,開展“點單”志願服務1000余次。通過整合社區資源,優化社會工作服務模式,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楊詩雨)

[責任編輯: 吳雨]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7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