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康社區村居一角。高智 攝
臨時搭建的屋棚拆除了,村裏空閒角落變成了小花圃,街巷條條硬化、戶戶乾淨整潔,整潔的人居環境與悠閒漫步的村民,構建起一幅美麗和諧的鄉村圖景,今年的關嶺自治縣百合街道變化之大,着實令外界驚喜不已。
今年以來,百合街道嚴格按照市、縣創建宜居鄉村的要求,以“四清兩改四嚴禁”為抓手,以“轉變群眾觀念,提升鄉村面貌、實現宜居宜業”為目標,全面開展宜居鄉村創建行動,掀起鄉村建設的熱潮,提升鄉村顏值、氣質,提振農民精氣神,造就鄉村宜居宜業、産業高質高效、文明風氣養成、農民富裕富足的新圖景。
明確路徑,高位推進
走進百合街道同康社區,社區道路兩旁的車輛擺放整齊,社區內地面乾淨,臨時攤位規範整潔。

乾淨的社區環境
“我們把社區搬遷群眾家家戶戶都動員起來了,緊盯‘四清兩改四嚴禁’的工作目標,社區內人居環境越來越乾淨整潔了。”説起同康社區推進宜居鄉村創建的成果,社區黨支部書記羅木安非常自豪。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
百合街道各村(社區)變得更美、更宜居,得益於各級幹部群眾的狠抓落實、持續攻堅和不斷創新,得益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積極響應、共識共建共享。
“我們成立了宜居鄉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督查工作組’,制定《宜居鄉村創建工作方案》《私搭亂建排查整治指導意見》等措施文件,確保宜居鄉村創建工作組織有序,方向明確。”百合街道黨委書記陳麗介紹,根據市、縣創建宜居鄉村的要求,百合街道明確了方向,按照“班子包村,網格員包組,站辦幹部包協作”的方式,將全辦所有網格分解到人,明確工作責任,高位推進。
家鄉變“宜居”了,更願意返鄉就業
走進同康社區易地扶貧搬遷戶郭忠玉家中,客廳寬敞明亮,沙發乾淨整潔。“家裏乾淨,看著確實舒服多了。”跟着郭忠玉走進廚房,這裡的生活物件多,但擺放整齊。
不僅郭忠玉家中乾凈整潔,在他所住的同康社區,記者也看到同樣舒心的場面,街道車輛擺放整齊,社區市場規範。
“現在住在小區,不僅管理服務越來越規範,今年通過創建宜居鄉村,整個社區換了大面貌,越來越宜居,我今年不打算外出務工了。”據郭忠玉介紹,他前些年在浙江打工,如今家鄉的變化越來越大,不僅居住環境越來越好,就業的機會也在變多,親身感受到了家鄉的蓬勃發展,期待未來能在建設家鄉的舞&上綻放青春光彩。
完善機制,確保長效
“通過示範評比,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村莊也自然越來越漂亮了。”今年7月,退伍軍人余波家被評為村裏的“宜居鄉村示範戶”,他心裏有説不出的開心。

擺布村一角
據擺布村村支書胡勝陽介紹,目前,全村375戶佔30%的人家被評為“示範戶”,其中有部分也被評為“差評戶”。
“我村堅持全面宣傳、全面示範、全面評比監督的思路推進宜居鄉村創建,就是為了確保宜居鄉村創建工作的常態與長效。”胡勝陽説。
在開展宜居鄉村創建工作中,為確保常態長效,百合街道結合實際,勇於探索創新,不斷完善創建工作機制。
突出建章立制。制定了《百合街道“小蜜蜂獎”“蝸牛獎”評定工作暫行辦法》《宜居鄉村創建督查考核方案》,用強有力的機制保障創建工作的推動。
強化激勵考核。制定考核方案,對各村(社區)實行一週一督查,半月一排名。對排名第一的明確為先進村,並給予5千元工作經費獎勵,對排名靠後且創建不達標的,明確為後進村,並頒發蝸牛獎,考核結果和排名情況定期在全辦通報,倒逼工作推進。
實施群眾自治。按照“群眾事、群眾議、群眾辦、群眾管”的原則,各村組建村民理事會,對不文明行為開展監督,對6戶有濫辦酒席意向的村民,通過監督,得到了提前干預制止,在監督中提升了群眾的自治力。
“示範戶”讓我感到很自豪
擺布村村民韓文光最近心裏很是開心,他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他會被村裏評為“宜居鄉村示範戶”。
走進百合街道擺布村村民韓文光家庭院,飼養的雞在固定的圍欄裏覓食,地面乾淨,窗&上無雜物堆積,屋前的幾個小花壇格外別致。
“現在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掃家裏的衞生。”韓文光曾是村裏衞生整治的“落後生”,不但不清掃家裏的衞生,還有在庭院裏隨意亂堆垃圾的壞習慣,一度被村委列入“後進戶”名單。
“村幹部帶着我去示範戶家中看,次數多了,對比起來,我知道自己家裏亂,會覺得不好意思。”韓文光説,在創建宜居鄉村過程中,村裏的黨員幹部不僅主動到家裏幫他整理衞生,還帶他到去好的人家學習,讓他慢慢養成“愛衞生”的好習慣。

同康社區居民家中乾凈整潔
如今,在擺布村,許多像韓文光一樣的村民,從以前的愛亂扔垃圾,到自己主動打掃衞生,村民的觀念慢慢發生了改變,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也激發了村莊發展的活力。
黨建引領,人人參與
民族文化長廊,沿着百合街道擺布村村頭“流向”村尾,路邊小花壇裏格桑花開得正艷,不僅扮靚了鄉村之美,更讓家家戶戶展現出勃勃生機。
“在宜居鄉村創建工作中,擺布村充分發揮黨員帶動作用,帶動村裏熱心群眾組建志願服務隊伍,形成人人參與的創建氛圍。”據擺布村駐村工作組幹部彭俊介紹。
擺布村是百合街道黨建引領推進宜居鄉村創建的一個縮影。
在創建宜居鄉村過程中,街道以主題黨日活動為載體,帶動復退軍人、中小學生、熱心群眾等組建志願服務隊伍,以服務隊帶動群眾廣泛參與,形成人人參與、共創共享的良好創建氛圍。
自宜居鄉村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開展大掃除155次,清理戶外野廣告、脫落布標228處,拆除私搭亂建119處,清運垃圾200噸,開展特殊家庭及後進戶幫扶整治58戶。搭建規範攤位38個,商鋪36個,交易大棚800平方米,引導經營戶到指定地點規範經營,既提升了滿意度又規範了社區秩序。(記者 伍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