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普定玉秀街道:鄉村繪出新畫卷

2021-12-06 18:30:01  來源: 安順日報

旅游鄉村 大美秀水。駱鵬飛 攝

  今年以來,普定縣玉秀街道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突破口,全力以赴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

  玉秀街道所在地已劃入普定縣城中心城區,安普城市幹道、普波大道、北環路等穿境而過,交通便利。但街道轄穿洞、紅新、岩上、玉兔、玉秀、波玉六個社區和秀水、新和兩個村,面積小、人口多,如何寫好“宜居鄉村創建”這篇大文章,繪就出美麗鄉村新畫卷?玉秀街道通過提升鄉村顏值、氣質,助推鄉村宜居宜業宜游,將宜居鄉村創建作為民生實事辦實辦好辦到位,切實增強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

  幹部帶頭推動 群眾主動參與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按照市、縣統一部署,玉秀街道厲兵秣馬,吹響宜居鄉村創建總攻號角,堅持把黨員幹部作為創建宜居鄉村的帶頭人,衝鋒在前,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讓群眾在打造共有家園時有了前行方向。

  玉秀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主任劉宇介紹道,玉秀街道推行三級包保制度,實行領導幹部包村、一般幹部包組、村幹部包戶,層層壓緊壓實責任,明確工作職責。各村保潔員負責清理公共區域垃圾、治理溝渠污水、進行垃圾分類等環境整治建設。並廣泛宣傳,動員群眾參與扮靚美麗村居,還通過上門做通群眾思想工作,指導群眾進行垃圾分類等。

  在各級幹部的帶動下,玉秀街道群眾思想發生了轉變,逐漸由“要我做”改變為“我要做”,每家每戶管住屋內屋外衞生,人居環境大整治火熱開展,群眾的主體作用為創建宜居鄉村打下良好的基礎。逐步形成“幹群齊動手,村莊煥新顏”的良好局面。

乾淨舒適的玉秀社區

  “村幹部幾次來給我講創建宜居鄉村的好處和作用,還主動幫我打掃院壩,又把家裏的東西擺整齊。別家都在熱火朝天搞衞生,我就覺得自家不能落伍,也要把前庭後院都掃得乾乾淨淨,打理得整整齊齊。”秀水村裸志組老人曾方美瞇着眼笑着説。

  “在這裡生活好得很”

  午後時分,金秋的太陽暖暖普照大地。玉秀街道玉秀社區寬闊的群眾文化廣場一角,劉仁軍老人和他的“新鄰居”們在風雨長廊中談笑風生,順便看幾位老夥計輪番上陣玩撲克牌。

  玉秀社區是普定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社區及周邊人居環境經過整治和靚化點綴煥然一新,讓劉仁軍這位進城不久的新市民歡喜不已,“你看這麼漂亮的環境,在這裡生活好得很!”他説,“社區環境乾淨、交通便利、購物方便……家裏人還可以到社區扶貧車間上班呢。”

  老人們休閒的風雨長廊,就在玉秀街道推進宜居鄉村創建中建成,為的是讓社區居民乘涼、拉家常有個好去處,避免大家在廣場草坪上“東倒西歪”不成樣,讓文明的生活習慣成為常態,讓美麗宜居在社區在街道成為“實景”。

  “創建宜居鄉村,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鄉村顏值,廣大幹部群眾用辛苦指數換出了美麗指數,也換得了群眾幸福指數,老百姓有了獲得感、自豪感,愛護環境的觀念在變,還會不約而同在朋友圈曬出我們街道的村居美圖。”劉宇説。

  要用最好的風景來迎接游客

  “村裏發展旅游業,讓我們就吃上了‘旅游飯’,住在這裡當然很幸福!”玉秀街道秀水村包包組村民李艷笑意盈盈地説。

社區居民的恬靜生活

  秀水村是普定縣較早開發鄉村旅游業的村子,李艷家在景區分到了房子,經營起小商店、農家樂、客棧,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如今,秀水村宜居鄉村創建火熱進行,李艷看在眼裏、行動在手上,她説:“我們端的是‘旅游飯碗’,更應該把家裏家外打整得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用最好的風景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擦亮門窗、清掃前庭後院、整理家中陳設,栽上花、種上樹……身處旅游行業,看著鄰居們都在忙着升級居住環境,李艷對自家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參與村裏的志願服務環境整治行動,她也是説幹就幹,看到有些游客亂扔垃圾,她就主動轉變為文明旅游勸導員。

  在李艷看來,只有家家戶戶窗明几淨、庭院整潔,村裏乾淨舒爽、花樹縈繞、風景優美,才能做到宜居宜游宜業,“旅游業興旺了,秀水的鄉村振興就有指望。”

  建立長效機制 確保創建實效

  “清掃清潔堅持做,靚麗環境真不錯”,要創建並留住靚麗優美的人居環境,離不開長久的堅持。玉秀街道通過建章立制,確保工作常態化、靚麗顏值永駐。

  玉秀街道建立“四清兩改四嚴禁”工作方案、落實宜居鄉村創建工作包保方案、宜居鄉村創建“戶戶過”工作包保方案等,對宜居鄉村創建進行周調度、周評比。撕掉“工作不力的遮羞布”,實行末位發言制度,排名最後的村(社區)要在街道創建工作周例會上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作出表態發言,達到知恥而後勇、奮發而有為的目的。

  以評比、考核引導群眾自覺愛護美好人居環境。玉秀街道指導各村建立門前三包制度、村規民約,成立村民理事會等,用制度章程規範引導群眾持之以恒保持愛護環境衞生的良好習慣。實行幹部負責村主要道路的環境衞生,村民負責自家房前屋後衞生,每月對村民進行考核,評出前十名且獎勵洗衣粉、洗衣液等家庭日用品,取消後十名“宜居鄉村示範戶”資格,並在全村通報。

玉秀社區景致如畫。羅泗龍 攝

  眾人拾材火焰高,玉秀街道四萬餘人在三十余平方公里土地上,逐漸繪就出“草兒綠,花兒香,環境優美人健康”的宜居鄉村新畫卷,而良好的制度確保了宜居鄉村創建成果的長效。

  培養先進典型 強化示範引領

  一花引來百花開,爭奇鬥艷滿庭芳。打造宜居鄉村,玉秀街道不搞“千孔一面”,而追求點面結合、多面開花,以實效取勝。

  玉秀街道突出公共區域示範帶動作用,採取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思路,重點打造轄區普波大道、二環路、普四路等人流密集的路段,針對路兩邊綠化帶進行修枝剪葉、補植補種,明確人員定時清理白色垃圾,並對施工區域用圍擋圈定,圍擋上面全部用公益性廣告進行覆蓋。同時,不遺餘力清理山塘水庫、溝渠、河道等水面漂浮垃圾,清理城鄉“礙眼浮誇”的小廣告,懲治亂貼亂畫行為、整治隨意傾倒現象。

  此外,突出各村評選示範戶強化引領。全街道製作宜居鄉村示範戶牌子3000余塊,各村按照不低於30%的比例選取示範戶進行發放,不斷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引導志願服務等活動,讓群眾養成良好衞生習慣、行為更加文明。並在各村尋找熱愛種植花草果木的農戶作為先進典型,重點培養,以成功效果示範拉動周邊群眾的積極性,激發群眾主動創建“美麗庭院”的熱情,提高創建宜居鄉村的進度。(吳學思

[責任編輯: 欒小琳]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3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