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鄉村振興開新局

2021-11-09 09:31:08  來源: 貴州日報

  金秋時節,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一幅農業興、農村富的美麗畫卷映入眼簾。李仁軍 攝(貴州圖片庫發)

  湖水清澄,峭壁巍然。11月6日,雖已暮秋,地處黔西市化屋村的烏江源百裏畫廊依舊遊人不斷。“現在的化屋村大變樣,遊客越來越多。今年我家開辦的農家樂凈收入已超10萬元。”村民楊國妹快人快語。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化屋村鄉村旅遊持續火爆。”村支書張玉芝説,鄉村振興給化屋帶來了新機遇。數據顯示:今年2月3日至10月7日,化屋景區累計接待遊客53.4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58億元。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視察時強調,要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殷殷囑托化為強勁動力,貴州堅決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住、提升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四個不摘”固成果 全面小康新亮色

  “這份工作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以前千裏迢迢去省外打工,如今在家門口上班,蠻好!”在三都自治縣城南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就業幫扶車間,搬遷戶石本銀熟練地操作著針車,不一會兒,一只鞋面便逐漸成形。

  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是檢驗易地扶貧搬遷最終效果的關鍵。截至8月31日,全省有勞動力搬遷家庭就業率93.07%,就業由保脫貧向全面提高品質轉變。目前全省安置點周邊有各類企業2446個,産業布局與群眾需求緊密銜接,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今年以來,貴州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制定《貴州省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工作方案》,不斷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聚焦就業和“3+1”保障等重點薄弱環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脫貧攻堅成果成色足。

  從江縣岜沙村老人滾東往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還經常痛風,腿腳也不方便,村衛生員吳志斌就到府服務。吳志斌告訴記者,他們長期對村裏60戶簽約家庭實行到府服務,“村衛生室長期備有80種以上常用藥,可以滿足村民就醫需要,做到小病不出村。”

  “扶開工、送一程”。用好5年過渡期政策,貴州全力做好思路、産業、機制、政策、工作等多方面銜接。今年,3萬多名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領命出徵,成為康莊道上的領跑人,確保脫貧人口和摘帽地區在鄉村振興中不掉隊。

  産業興旺築基石 鄉村振興新畫卷

  10月,地處盤州市的貴州宏財聚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清甜的刺梨香彌漫在空氣中,一顆顆金色果子變身成各種刺梨産品。

  “能進入生産車間的刺梨個個都是‘兵中強將’,我們有嚴格的篩選標準。”公司副總經理李貴榮説,標準化從産地就已開始。今年管護好的果農一畝地能採摘近4000斤,按照每斤2元的收購價算,畝産值有8000元。

  今年,六盤水市開展刺梨産業“千斤園”建設行動,在基地建設、採摘、加工、品牌、包裝等方面提檔升級。提質增效的背後,是來自市場的好聲音:“比如這罐刺梨王的易拉罐飲料,賣得特別好,佔了公司整個銷售的70%。”

  “以産業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張集智説,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産業發展,把加快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根本之策。今年以來,貴州農業結構調整持續推進,農業生産組織經營方式不斷優化,糧食喜獲豐收,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持續向好,為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提供堅實支撐。

  産業發展轉型升級的趨勢更加明顯。前三季度,全省新增農業龍頭企業916戶,農業專業合作社達到6.51萬戶;農産品精深加工取得明顯進展,新建投産入庫農副食品加工業企業28家,精制茶制造業企業14家。

  農戶在産業結構調整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前三季度,全省第一産業增加值1993.6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7%;全省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經營凈收入為2162元,同比增長10.6%。

  鄉村治理強效能 文明鄉風新氣象

  鄉村振興開新局,治理模式須創新。

  在六盤水市水城區玉舍鎮,每個垃圾清運車輛都裝上了GPS係統,能隨時了解每一輛清運車的運作情況。

  上微信公眾平臺查看村務資訊、不出村子就能辦理合作醫療……數字技術、數字化平臺建設,在鄉村治理中正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鄉村治,百姓安。今年以來,貴州把鄉村治理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係,以有效的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寨”。為建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長效機制,湄潭縣探索出“大事有人帶,好事有人幫,公益有人管”的“寨管家”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推選“寨管家”4408名,化解鄉村治理的難點和痛點,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更足。

  甕安縣通過“選、育、管、培、用”多種方式,整頓提升村級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22個,突出“法治、德治、自治”共融,組建理事會1000余個,開展議事2000余次,創建6個州級民主法治示范村、3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

  “我們村兩年多來都沒有人濫辦酒席了,現在大家負擔減輕了許多。”凱裏市三棵樹鎮平寨村村委會副主任文志輝感慨不已。凱裏市充分發揮村民小組會、鄉規民約會等群眾自治組織作用,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約定辦事規模和標準,有力地促進了鄉風文明,老百姓拍手稱快。

  鄉風淳,鄉村興。如今,一個個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猶如一顆顆明星閃耀在黔貴大地。(記者 趙勇軍)

[責任編輯: 鄧嫻 欒小琳]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4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