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州搶抓興義地方電力獲國家首批地方電力體制改革試點契機,創新提出“大電強網+大産業”的發展思路,圍繞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以夯實電力基礎作為全州工業發展的突破口,全面挖掘潛力,不斷優化電力結構。截至2020年12月,全州電力裝機容量達1500.2萬千瓦,佔全省20.1%,近五年內增長75.86%,電網已覆蓋全州所有工業園區,全面構建形成了“大電強網”電力資源優勢,為工業生産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
保障能力穩步提升
我州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深入挖掘煤電、水電、風電、光電的潛力,全州電源項目建設實現多點開花、齊頭並進的發展勢頭。2015年以來,先後建成了興仁馬馬崖、晴隆光照等6個大型水電站,建成了普安電廠、清水河電廠、貞豐電廠、元豪電廠4個火電廠,實施了普安橫衝梁、晴隆蘇家屯、冊亨丫他等風電、光伏新能源項目65個,五年累計發電量1548.4億千瓦時。電力結構不斷優化完善,改變了之前以煤電為主的單一結構,電力産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變革,電力供應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新型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解決長期以來區域電網不完善、延伸不長、覆蓋不廣、工業用電不足等突出問題,多渠道加大投入,推進電網建設。2015年以來,共投入97億元進行電網建設,擴建500kV變電站1座,新建220kV變電站22座和110kV變電站35座,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構成了以500kV變電站為中心的220kV環網,貫通電力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覆蓋興義市、興仁市、安龍縣等2市4縣所有工業園區,電力供給安全、穩定,有效補齊區域電力發展的短板,進一步形成了發展需求牽引電力供給、電力供給創造發展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關係。
為保證地方火電廠的用煤需求,實施“大煤保大電”發展戰略,在同樣市場價格條件下,地方産出的煤炭主要以保障地方火電廠發電用煤為主,實現“多産出推進多發電,多發電拉動多産出”的良性互動。目前,在政府的引導下,共有5家火電廠與39家煤炭企業分別以相互參股、資本注入、兼併重組以及簽訂長期供煤協議等多種方式,實現合作發展,形成緊密&&的發展共同體,僅2020年,州內煤炭企業累計供應電煤629萬噸,佔産出的50%以上,電煤供應充足、保障有力,全州火電發電量逐年穩步提升。
融合發展促進多方共贏
隨着多家高耗能工業用戶的入駐和多類大項目的實施,單獨地方電網的保障性、安全性、穩定性受到挑戰,州政府和貴州電網公司共同研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探索融合發展路徑。2018年,按照優勢互補、攜手共進、多方共贏的原則,州政府與貴州電網公司簽訂了貴州電網、興義電網“兩網融合”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興義電網、南方電網同時向大企業和大項目供電的模式,全州工業用電保障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
充分用好地方電網自主定價權,深入推進地方電力市場價格管理改革,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引領、自主議價”的管理新機制,讓各類工業企業直接與發電廠家議價,實行“一企一策”,獲得最實惠的電價,降低生産用電成本。目前,園區企業平均電價在0.38元每千瓦時,比全省平均電價低約0.1元每千瓦時,僅2020年,共為園區各類企業降低生産用電成本約9.8億元。充足的電力保障和較低的用電成本成為了工業項目招商引資的獨特優勢,吸引了眾多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帶動性強、具有行業引領型的重大工業項目先後簽約落地。
充分發揮政府在地方電力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按照“統一規劃,協商共建”的原則,統一編制地方電力發展規劃,統籌推進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減少重復投入、無序建設。同時,牽頭搭建電力企業溝通&&,建立共商機制,促進相互協作、相互補充、共同發展。尤其是對於大工業企業的用電保障,政府加強宏觀調控,確保地方電力優先保障本地園區各類工業企業用電,實現州內自我循環、多方共贏。
帶動新型工業集群發展
隨着電力産業不斷發展,火電廠對電煤的需求量不斷加大,有力地拉動了煤炭工業轉型發展、升級提能。2015年以來,先後完成42個煤礦的機械化升級改造,採煤機械化率達100%、輔助系統智能化100%;建成主體煤礦17個,新增産能每年735萬噸;關閉煤礦34個,淘汰落後産能每年645萬噸。目前,全州所有保留煤礦規模全部提升至每年30萬噸以上,形成了以大中型煤礦為主,年産30萬噸煤礦為輔的能級結構,僅2020年,累計煤炭過站量1220萬噸。
在大電網的保障下,圍繞工業園區規劃,合理布局園區産業項目,推動工業發展集群。在興仁工業園區及鄭魯萬工業園區布局電解鋁産業群,建成了興仁登高電解鋁項目,形成25萬噸電解鋁産能,年産值可達35億元,電解鋁及鋁加工産業實現從無到有、集聚發展;在清水河、興仁、安龍、鄭魯萬等工業園區布局鐵合金産業群。目前,全州建成鐵合金重點企業16家,産能達到80萬噸,可實現年産值50億元以上。
依託電價優勢,引進實施了一批重大輕工項目,打造了一批優勢品牌企業。建成了總投資18.81億元的貴州鵬昇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産60萬噸包裝紙項目,是目前全國制漿造紙行業以EPC總承包模式建設的規模最大、生産線最為齊全的建設項目,以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區為核心銷售區域,以廣東、湖南、江西等六省為輔助銷售區域,可實現年産值25億元;建成了總投資5億元的貴州鍶多多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天然高鍶礦泉水康養産業園項目,第一期三條瓶裝桶裝水全自動生産線已全面建成投産,年産值可達2億元;培育了貴州光秀生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聚豐薏苡股份有限公司等農産品加工企業,其中光秀食品企業被列為省農産品加工高成長培育企業。2020年,全州規上特色輕工企業135家,總産值224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