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望謨“四點半課堂”成搬遷孩子溫馨港灣

2021-10-21 10:59:24  來源: 貴州日報

  一到下午四點半,望謨縣蟠桃街道蟠桃園社區“四點半課堂”活動中心開始熱鬧起來,40余名孩子在志願者老師們的指導下開始做作業、閱讀、畫畫、唱歌、下棋……“小班”進行,不亦樂乎。

  近日,記者看到這裡寬敞明亮、環境舒適,有3個區域,一個是輔導作業和講解安全知識區,一個是玩具區,還有一個是圖書瀏覽區。“他們大多是蟠桃園社區一到六年級的學生,部分是幼兒園小朋友。”志願者老師楊興蘭説,多的時候有80多個孩子。

  “我最喜歡唱歌、跳舞,還喜歡學英語。老師教會了我《少年》這首歌的舞蹈,我可喜歡了。”四年級學生楊姍姍開心地説,每天放學自己都會來到這個溫馨的小家。

  蟠桃街道是望謨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最大的安置點,有縣域內1.5萬餘名搬遷群眾。安置點分為平郎社區、蟠桃園社區和福臨社區,每個社區均開辦“四點半課堂”。

  “開辦課堂的前期我們做過調研,對搬遷的孩子們來説,放學或假期無人看管、父母無法輔導、學習環境的轉變等原因都會讓他們一時難以適應,父母也不放心。”蟠桃園社區支部書記羅加利説,“四點半課堂”有效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憂。“有了‘四點半課堂’,我可以安心去做工了,再也不用擔心娃娃放學沒人管了。”社區王元付説。

  為持續鞏固“新市民·追夢橋”工程,蟠桃園社區充分發揮團組織積極作用,科學謀劃“四點半課堂”工作,幫助安置點青少年加快融入城鎮社區的生活學習氛圍,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團縣委和蟠桃園社區建立了嚴密的志願者老師管理制度,制定安排表、計劃圖,推動“四點半課堂”標準化規範化運行。

  為進一步豐富課堂內容,每週一至周五下午四點半開始,老師為孩子們常規課後輔導外的同時,蟠桃園社區聯合團縣委、縣科協、縣文體廣電旅游局等單位及社會團體,在“四點半課堂”開設特色課程,開展愛國主義、衞生健康等知識宣講和教育。

  共青團望謨縣委副書記胡紅梅介紹,2017年開始,望謨縣便籌備“四點半課堂”項目,由團縣委凝聚各方力量和整合多個項目資金,每個社區派遣1名以上志願者,假期增加暑假大學生志願者,2019年各社區開始陸續開班,目前參與學生達3600餘人次。

  看著沉浸在學習和玩耍中的孩子,楊興蘭開心地説,雖然目前課堂的老師、物資等有所不足,但她相信“四點半課堂”會越辦越好,成為搬遷孩子們的溫馨港灣。(記者 趙勇軍 唐波)

[責任編輯: 吳雨]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79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