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浸潤山水 融合更見遠方
漓江源大峽谷的“果凍水”。藍菘禾/攝
清晨的風雨橋。黃雲峰/攝
國慶假期,月也侗寨開街儀式現場人頭攢動。 謝子聰/攝
聖堂山美景。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提供)
核心提示
2024年6月,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印發《廣西實施“文化潤景”工程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這一方案的&&,對推動廣西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有什麼意義?《行動方案》有哪些具體任務和措施,有哪些創新亮點?
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自治區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等有關部門的專家,通過專業解讀,讓政策更為可感可觸,進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1 應運而生 意義重大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4月26日在廣西視察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調品位,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
《行動方案》的&&,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的務實舉措,是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強區重大部署的有力抓手。
“這是立足新階段、新趨勢,促進廣西文化和旅游業強優勢、補短板,創新推進文化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上&階、出實效的有效行動方案,對推進廣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提升廣西文化旅游産品供給模式、助推廣西文化旅游強區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莫志東説。
推進廣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通過挖掘廣西文化底蘊,以文創潤景、詩書潤景、演藝潤景、節慶潤景、影視潤景五大行動,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資源深度整合,促進二者共同發展,提升旅游産品的文化價值和吸引力,講好廣西故事,增強文化自信。
豐富廣西文化旅游産品供給模式。通過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迭代升級旅游産品和供給模式、豐富文化産品供給、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帶動相關産業發展,全面提升廣西文旅格調和品位,增強廣西文化和旅游體驗深度、廣度,提升廣西文旅産業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
助推廣西文化旅游強區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設。通過實施“文化潤景”工程,開發高品質的主題旅游和休閒度假産品,打造現象級文旅項目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景區,擴大文旅消費,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提升廣西的旅游品牌形象,推動廣西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2 任務明確 措施有力
《行動方案》包括正文和附件兩個部分。正文共5個篇章,明確了“文化潤景”工程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主要任務、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附件為《廣西實施“文化潤景”工程行動方案》任務分解表。
“《行動方案》充分挖掘廣西文化底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實施文創潤景、詩書潤景、演藝潤景、節慶潤景、影視潤景五大行動,列舉了17條具體措施,提出了推進‘文化潤景’行動的舉措。”自治區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曹慶華説。
實施文創潤景行動。主要內容包括:打造文創街區,即挖掘本地歷史文化街區、廢舊廠區、傳統村落等場所的文化底蘊,打造一批文創街區;開展文創大賽,即舉辦廣西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引導各市舉辦體現當地特色的文創設計大賽;拓展文創空間,即鼓勵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入駐景區,打造新型文創空間;培育文創品牌,即打造“廣西有禮”品牌,提煉景區特色和亮點,形成景區文化IP。
實施詩書潤景行動。主要內容包括:挖掘詩書資源,即深度挖掘當地詩書文化底蘊,重點展現景區特有的文化品質和精神內涵;徵集詩書作品,即徵集和遴選一批以“美麗廣西”為主題的詩詞、故事、游記、歌曲、繪畫、攝影等優秀作品;舉辦詩書創作賽事及活動,即鼓勵景區舉辦徵文大賽和景區書法、繪畫類創作大賽;出版詩書成果,即推動景區題刻、匾額、楹聯、詩詞、游記等文化藝術成果結集出版。
實施演藝潤景行動。主要內容包括:引進優秀演藝進景區,即鼓勵引進知名樂隊、音樂人、劇團等演藝團體入駐景區演出;推動景區打造演藝精品,即與“廣西有戲”品牌聯動,推出一批優秀演藝作品,融入景區游覽線路;打造景區沉浸式演藝,即以“景區特色+文化形象+科技創新”為方向,打造一批景區沉浸式、互動式演藝項目。
實施節慶潤景行動。主要內容包括:挖掘景區民族節慶,即深入挖掘當地民族節慶的文化內涵和表達方式,賦予景區時代新內涵;發展景區特色節慶,即鼓勵景區策劃舉辦節日慶典、商貿、演藝、體育等各類特色活動;打造全新節慶體驗,即依託廣西節慶文化特色,通過打造節慶品牌,與景區周邊商圈聯動,鼓勵本地居民與游客雙向交流。
實施影視潤景行動。主要內容包括:鼓勵影視入桂拍攝,即&&相關優惠政策,引進影視公司、團隊到廣西景區拍攝;成立景區拍攝聯盟,即成立廣西景區拍攝聯盟,合作開展“拍在廣西”活動,讓影視製作機構快速精準尋找適合的拍攝地點;打造景區影視基地,即在有條件的景區設立影視拍攝服務中心,根據其自身特色,打造山水、古裝等各類型影視基地。
3 指導性強 可圈可點
“《行動方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抓住了文旅融合的牛鼻子,是推動新質生産力引領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其主要亮點體現在四個方面。”曹慶華説。
一是錨定目標,明確路徑。《行動方案》準確把握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緊緊圍繞推進全區文化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廣西文化旅游強區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設的總目標,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為突破口,提出將文化要素融入廣西各景區,提升景區文化內涵和格調品位,從自治區層面明確了今後3年廣西各主要景區在文旅融合方面的方向和路徑,對提升廣西文化和旅游業發展水平有重要意義。
二是恪守理念,突出特色。《行動方案》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強調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融合發展、特色發展等原則。其中,特色發展是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生命線。文旅産品的特色,不僅體現在差異化的景觀、獨特的活動體驗,更體現為一種內在、獨特的文化價值。《行動方案》立足廣西本土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類型,提出充分挖掘文化和旅游資源特色,推進景區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文化旅游新態勢,使得在地資源利用更加有特色。
三是劃分步驟,分解任務。《行動方案》通過科學的分類和規劃,讓各項文化資源的“軟體”能夠迅速與景區的“硬體”有機結合,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旅游産品。制定了試點示範階段、普及推廣階段、經驗總結階段三步走的戰略,層層推進,步驟清晰。附件將《行動方案》的主要任務、任務期限和保障措施整理成任務分解表,列舉了五大行動的各項具體任務以及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期限,實際操作的可行性強。
四是強化保障,提供支撐。為了確保各項措施能有效實施,《行動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這些政策不僅涵蓋了組織、資金、人才、監管等多個方面,還通過細化的操作流程和保障機制,確保政策能夠真正落地生效,為目標實現提供了堅實支撐。(駱萬麗 鄒如意 雍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