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9月30日電(牙舉成 梁思赫)近年來,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廣西北港西江港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港西江港口”)立足廣西資源稟賦和獨特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港口、航運、陸運及多式聯運等業務,以“一縣一策”拓市場、穩增長、優服務,着力融入地方政府園區招商引資和物流産業分工協作,推動“港、産、園”融合發展,助力縣域經濟“加速跑”。
搭建綜合物流&&,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初秋,在位於廣西梧州市藤縣的赤水作業區,門座機、龍門吊、正面吊等各類裝卸起重設備不停地作業,礦建材料、高嶺土、陶瓷、板材及集裝箱等各類貨物通過這裡,沿着西江黃金水道發往廣州、深圳、佛山、香港等地。
“以前通過公路運輸到佛山的物流成本,遠遠大於原料的成本,如今通過水運的方式,大大減少了物流成本。”廣西藤縣高領土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玉梅説,藤縣擁有豐富的陶瓷原料資源——高領土,通暢且低成本的運輸方式,讓外面的客商更加願意到藤縣來採購原料或投資興建陶瓷企業。
廣西西江臨港赤水港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韋曉鳴説:“赤水港是西江黃金水道上集‘水鐵公’聯運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一類口岸港口,建設5個3000噸級泊位,有各類大型裝卸起重設備27&。2023年,完成年貨物總吞吐量1207萬噸,創造廣西單體港口歷史新高。”赤水港為藤縣搭建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梁”和“紐帶”。
興桂船運協同梧州赤水作業區,積極發揮全程物流優勢,聚力打通“藤縣-粵港澳大灣區-全國各地”物流通道,每年服務藤縣礦山企業砂石骨料超500萬噸;服務藤縣陶瓷園區、鋼廠進口煤炭集裝箱約4.3萬標箱。
日前,北港西江港口在藤縣舉行業務推介活動,為梧州地區、藤縣煤炭、陶瓷、造紙、鈦白、鋼鐵等腹地企業精準制定全程物流解決方案,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
“北港西江港口公司在廣西沿江8個市有23個港口作業區,139個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約佔西江內河港口的一半。”北港西江港口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顧荏朝介紹,北港西江港口致力於為縣域內企業構建一個綜合性的物流服務&&,通過深化港口貨運、多式聯運和全程物流等領域的合作,有效減少企業綜合物流成本,促進縣域産業融合和物流通道的暢通。
據了解,今年1-8月,北港西江港口累計完成吞吐量3450.68萬噸,同比增長12.48%,其中集裝箱完成37.21萬TEU,同比增長34.06%。
融入地方招商引資,推動産業鏈條延伸
物流通道是投資者在一個地方投資的重要考量因素。北港西江港口除了為縣域搭建綜合物流服務&&,還利用自身優勢,積極融入地方政府産業園招商工作,為當地企業提供物流解決方案。
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水源鎮含香村四面環山,層林疊翠,村莊裏運輸車來來往往,木材加工廠裏機器轟鳴,一個百億現代林業産業園正在這裡崛起。
“北港西江港口結合環江打造百億現代林業産業園需求,採取陸運、水運相結合的方式介入環江木材供應鏈業務,實現每月運輸量3000噸。”北港西江港口總經理助理、生産業務部經理歐俊慧介紹,通過構建“港口+航運+物流+金融”的供應鏈模式,助力環江招商引資,有效推動環江形成完整林業工業産業鏈。
在柳州市鹿寨縣,北港西江港口分別為柳鋼集團、鹿寨電廠提供公水聯運物流解決方案,為柳鋼集團降低綜合物流成本800萬元;為鹿寨電廠節省約20元每噸燃煤。協助鹿寨縣引進1家石英砂加工企業,助力鹿寨縣建設廣西桂中現代科技産業園。
在玉林市農業大縣的興業縣,北港西江港口為興業水泥企業提供水泥裝船、煤炭卸船服務,與糧食貿易商開展糧食裝卸、倉儲業務合作,承運氧化鈣等貨物至珠三角地區,推動當地鈣産品發往山東、越南等地,打通“北糧南運”“南鈣北運”“北煤南運”等物流通道。
針對北流市的外貿企業,北港西江港口開通了“梧州赤水-香港”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並設立北流駐點辦公室,幫助北流市外貿企業降低整體物流成本超過30%,助力當地招商引資。廣西威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立新&&,“公司年生産右旋糖酐鐵約3000噸,銷往世界各地。通過赤水港作業區中轉,經水路運輸至粵港澳大灣區,運輸成本降低10%,還實現到港即查驗、即通關、即作業,極大提高通關效率,縮短了時長。”
“我們通過與地方政府、腹地企業合作,聚焦當地園區招商和産業物流,幫助企業疏通物流堵點,助力産業園區延伸産業鏈條,賦能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顧荏朝説。
持續完善航運體系,高質量建設內河樞紐港
北港西江港口通過上下游鏈條延伸,立足西江—北部灣港,銜接粵港澳大灣區和西南區域,輻射全國,致力構建順暢高效的西江航運物流體系,不斷完善港口供應鏈生態圈。
深圳市金廣鋒實業有限公司梧州分公司負責人廖雲峰從事進出口集裝箱散貨運輸代理已有31年,西江越來越順暢的航運物流體系讓他受益匪淺,“很多進出口貨物需要到香港中轉,‘梧州赤水-香港’班輪航線極大地方便了梧州區域企業産品的出口。”
北港西江港口致力於構建西江集裝箱班輪航線干支網絡。不斷優化西江集裝箱班輪干支網絡,新設百色首家集裝箱航線營運企業。常態化運營百色-粵港澳大灣區等集裝箱班輪航線10條。投入自有船舶116艘、自有集裝箱3305個,整合社會運力約30萬噸;圍繞廣西沿江特色産業發展,深挖鋁産品、鋼材、木材、白糖、碳酸鈣等適箱貨源,推進貨物公、鐵轉水及公鐵水聯運。
引進大型航運企業設網布局。深化與航運企業合作,引進中遠海、中谷、信風、合德等大型航運企業在柳州、來賓、貴港、梧州、南寧、百色設立集裝箱還箱點、多箱點,推進集裝箱業務在西江流域均衡布局,匹配地方産業轉移發展與升級對集裝箱發展的需求,力爭在柳來河、百色、南寧片區所轄港口每年分別新增集裝箱吞吐量1-2萬標準箱。
未來,北港西江港口將繼續依託區位優勢,推動港口、航運、物流三大主業協同發展,努力營造安全、高效、便捷、和諧的港口營商環境,降低沿江企業物流成本,持續暢通西江內河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構建全新港口供應鏈生態圈,積極服務廣西“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助力廣西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