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8月10日電(袁雙蘭、黃芊燁)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快速發展,銷量由2014年7.5萬輛增長到2023年949.5萬輛。今年上半年,廣西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1.3倍。隨着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浪潮滾滾而來,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廣西推動汽車産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國家稅務總局南寧市稅務局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圍繞新能源汽車産業“全鏈條”,開展定制化服務,精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持續提升訴求響應效率,助力當地新能源汽車産業“串珠成鏈”、向新發展。
用好政策,引領産業向綠行
現代産業的培育壯大,離不開企業參與、市場推動,也離不開戰略引領、政策支持。近年來,國家&&實施一系列針對性強的稅費政策,在投資生産端,有設備、器具加速折舊或一次性稅前扣除等政策;在技術研發端,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升到100%等政策;在消費端,對新能源汽車免徵、減徵車輛購置稅……一系列利好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産業賦能添力。
為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效應,南寧市稅務部門聚焦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實際,進一步加強行業分析,健全政策標籤體系,從“政策找人”到“政策落地”,依託徵納互動等&&實現一站送達,推動稅費紅利精准入袋。同時,線下組建稅宣小分隊,走進汽車城,設置便民辦稅諮詢&,向納稅人宣傳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讓納稅人在充分了解稅收政策的基礎上購買最心儀的車輛。
走進南寧市粵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展廳,來往的消費者在“綠色稅務服務站點”駐足,翻看車購稅優惠政策宣傳冊。市民何女士喜提一輛寶馬iX3電動汽車,“油車換電車,減免了2.6萬多元車購稅,自己在享受實惠的同時,也能為減少碳排放出一份力。”
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南寧市新能源汽車申報車輛數佔比提高到45.39%,共有4.17萬輛新能源汽車享受車輛購置稅減免,同比增長33.65%,稅額減免超5.75億元,同比增長22.34%,消費持續增長。
聚鏈成勢,科技創新生效應
汽車強國先強基,強基之本,就在産業鏈。一輛汽車由上萬個零件組成,背後是龐大的産業鏈在支撐。“小電池”裂變出千億級集群,比亞迪、多氟多等行業巨頭“搶灘”入駐南寧東部新城;“一塊鋁”走出提檔升級路,南寧將建成全國最大的鋁精深加工産業集聚地之一……
位於東部新城的廣西寧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産品為乘用車圓柱形動力電池及儲能領域方形電池。計劃總投資102億元的寧福新能源項目是多氟多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異地項目,廣西寧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目前生産的産品在材料、電芯結構、系統集成創新等方面的技術均走在行業前列。今年上半年,産量達1GWh、營業收入實現了4.3億元。”據悉,該公司2023年享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約4636萬元。
技術創新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為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南寧市稅務部門制定“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方針,通過多種形式深入了解企業生産經營情況,實現“一企一檔案”“一企一錦囊”,幫助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破解發展難題,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
在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經過長達兩個半月的高強度安裝與調試,最新引進的首&3000噸鋁型材擠壓機宣告順利投産。“這是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鋁型材製造領域實現的一次重大突破,成功投産後預計新能源汽車材料年産能增加40%左右,與其他型號擠壓機相比節能20%。”該公司財務説,2023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免2228萬元,把減免的資金繼續投入到擴大投資和産品研發上,為第二台3000噸機和5000噸機的引進奠定了基礎。
退稅提速,新能源“搶灘出海”
新能源汽車出口實現較快增長。今年上半年,南寧市稅務部門為新能源企業辦理出口退(免)稅約3.14億元,同比增長366%,有效助力出口企業搶抓新能源産業發展機遇。
出口退稅提速是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底氣”。南寧市稅務部門為出口企業提供申報無紙化、備案單證電子化和實地核查“容缺辦理”等優質服務,無紙化退稅從“網上辦”升級為“掌上辦”。同時,加強與國庫、銀行等部門的&&,實時交換涉稅數據,壓縮各環節審核時限,將出口退稅辦理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實現出口退稅業務提速增效。“今年,我們很快收到了2.88億元出口退稅額。”精靈汽車銷售(南寧)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對退稅提速深有體會。
為幫助出口企業排憂解難,南寧市稅務局還依託“稅路通·八桂行”品牌,組建“稅路通·八桂行”服務團隊和國際稅收業務團隊,詳細介紹東道國稅制情況,對“走出去”過程中的稅收風險提出建議。
目前,南寧已成為全國新能源産業重要的集聚區。下一步,南寧市稅務部門將持續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在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發展大局上提質增效,助力打造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更好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