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海市:“專利超市”為轉化破題起勢
渠道少、效率低是專利成果轉化的“頑疾”,如何才能破局?今年6月,北海市上線全國首個由設區市開發運營的專利超市,將專利搬上“貨架”,各創新主體實現專利買賣“自由”,此舉精準破解了專利轉化困局,有效助力北海市重點産業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完善産權制度,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産權,建立高效的知識産權綜合管理體制。北海市將專利超市的開發運營作為知識産權強市戰略的重點工作,接連&&一系列政策文件,紮實推進相關工作,成效日趨明顯。
破題。“北海市專利超市”打破傳統的專利轉化模式,重點圍繞北海市高端紙業、光伏材料、綠色化工、新材料、能源産業、電子信息等六大重點産業,以專利為商品,集中發布專利許可、轉讓信息,依託“中低價交易、高頻次流轉”的運行模式,建立快速、便捷、高效的信息發布和供需對接渠道,讓供需兩端實現精準對接,該市163家重點企業都已在專利超市註冊。
“終於有一個官方運營的專利轉化信息&&了,不僅企業買賣專利更方便了,也拓寬了企業與高校院所專利轉化的對接渠道。”北海績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研發和專利的總監趙晨海説,通過專利超市,企業完成專利轉化12件,其中3件為專利合作條約(PCT)專利。
起勢。“北海市專利超市”進一步打通了“技術創新—專利授權—轉移轉化—投資生産”的創新轉化鏈,有效盤活現有專利資源。當前專利超市已匯集廣西大學等高校2200余件可轉化重點産業專利信息。北海市職業學院一批專利技術投放在專利超市,目前該校的34件專利許可已向北海市近50家企業開放。
“我們將不斷完善專利超市功能,擴大超市規模,提升服務能級與服務水平,針對不同産業領域開展專利供需對接活動,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北海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産權科科長彭燕介紹。(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