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西林:粵桂協作“四個賦能”探索産業幫扶新模式-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8/06 08:24:55
來源:新華網

廣西西林:粵桂協作“四個賦能”探索産業幫扶新模式

字體:

  自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對口幫扶廣西百色市西林縣以來,兩地積極對接,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發展共贏”為原則,不斷融通産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暢通銷售鏈,推動協作雙方全面深化産業合作,加快西林産業振興步伐。

  以數字化賦能園區建設,融通特色産業鏈

  羅湖區圍繞西林的特色産業、主導産業,以數字化技術幫扶打造特色産業園區,融通特色産業鏈。

  西林縣正和生豬産業示範區是深圳市羅湖區和西林縣在粵桂東西部協作中打造的現代農業産業園。建園以來,産業園堅持“生態立園、科技興園、特色為先、效益為本”的發展理念,借助數字化技術完善園區服務&&,助力數字化園區建設發展。産業園佔地面積6289畝,劃分為管理服務區、生態養殖區、生態種植區。該園區重視數字技術在園區建設各環節中的應用,整個園區建設實現數字技術與産業園區的深度融合,融通西林特色産業鏈、再塑競爭力。

  截至今年6月底,粵桂協作共建金山産業園、正和牧業現代農業産業園2個産業園區,其中,正和牧業現代農業産業園被農業農村部評為2022年畜禽養殖示範場。

  以標準化賦能基地建設,打造産品供應鏈

  西林縣注重打造優質農産品基地,將標準化融入並滲透到農業生産的全過程、各環節。

  近年來,西林縣投入廣東財政幫扶資金315萬元,引入有實力的企業經營,邀請行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明確標準,以集中連片的標準化種植管理模式發展水果種植業,建成了2個水果標準化(生態)示範園。目前完成建設水果標準化示範園260畝。

  此外,該縣還通過實行“龍頭企業+政府+村集體”模式,做優水果産業,合作建設4個選果廠,強化水果産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以點帶面推動西林水果産業全面升級。

  其中,西林縣結合資源和區位優勢,利用粵桂協作項目,合作建設了西平鄉水果交易市場。目前,該水果交易市場每年進行沙糖桔分級、包裝、運輸、銷售3萬噸,産值1500萬元,塑料包裝箱製造、銷售200萬個,産值100萬元。2024年,西林投入粵桂協作資金1400萬元,建設1個村集體經濟水果出口車間。預計2024年9月項目建成完工,項目建成後每年能提供不少於100人的就業崗位,出口水果1000噸。

  以品牌化賦能生産加工,提升産品價值鏈

  突出品牌賦能。立足西林特色農業,羅湖、西林兩地以“圳品”和供粵供深農産品示範基地建設為抓手,整合粵桂協作資金,通過引進現代化農業技術,實現農産品全鏈條監管,提升西林特色農産品質量,着力推進農業産業向加工與製造、流通服務等領域延伸,擦亮西林特色農産品“金字招牌”,提升品牌認知度、産品附加值及市場影響力。

  目前,西林沙糖桔、西林姜晶、西林麻鴨、西林火姜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認證,全縣已有西林紅茶、貢柑等4個優質農産品通過“圳品”認證,泰源果業、朝勇生態沙糖桔園、登豐家庭農場、央龍屯九龍山有機茶園、卓聯生態農業5個農産品基地通過“供深基地”認證,足別瑤族苗族鄉央龍屯有機茶園和普合苗族鄉鬥米屯生態果園通過“深圳農場”認證。

  以市場化賦能營銷體系,暢通市場銷售鏈

  堅持市場主導,依託深圳、羅湖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優勢,推動西林産品深度融入灣區市場,帶動前端優質種植、養殖和後端餐飲消費市場連接,形成一二三産融合聯動發展。

  據了解,羅湖、西林兩地通過定期考察、分析市場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等全國各大市場需求,以政府定向採購,在羅湖設立消費幫扶中心、“千年句町·九香西林”農産品(深圳)特色館,參加廣東、深圳等區域性農産品展銷會、博覽會、訂貨會、美食年貨文化展等系列活動,與海吉星農産品公司、八馬茶業等搭建營銷&&的方式,推動形成以銷促産、消費帶動産業發展的良性模式,實現西林沙糖桔、貢柑、茶葉、姜晶等大宗農特産品在深圳交易。

  同時,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積極助推西林縣農業生産銷售企業與粵港澳大灣區商貿企業進行産銷對接,僅2023年西林縣農特産品銷往東部省份銷售額達1.0654億元,其中銷往廣東省銷售額達3297萬元。(韋素雪 湯細芳 楊春艷)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