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招生,何以由冷轉熱-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8/03 08:43:50
來源:廣西日報

職校招生,何以由冷轉熱

字體:

  【原標題】職校招生,何以由冷轉熱

  “招生第一天,多個專業就爆滿了”“往年學校求學生,今年一反常態”……

  近日,廣西各地中考成績陸續公布,不少中職學校招生現場人頭攢動,成為這個夏天坊間熱議話題。

  一度隨到隨讀的中職學校,何以出現“反轉”?職業教育不再遭冷遇,如何肩負起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

  踏破門檻,中職學校招生名額很搶手

  時間正向着下午的尾端推移,陽光灼人。

  南寧市新陽路北一里,一度被堵得水泄不通的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新陽校區門前,學生家長們漸漸散去。

  “凌晨六七點就看到校門口排了長隊,真沒想到,以前也沒見過。”提及幾天前的招生報名盛況,校門對面的餐飲店老闆記憶猶新。

  7月18日,記者來到南寧一職校新陽校區的招生大廳。只見一對年齡40歲上下的夫婦急匆匆地推開門,徑直走到大廳諮詢桌前坐下。母親譚翠雅急切地報出女兒中考成績:“語文B、數學C+、英語B……”

  “不好意思,您來晚了,招滿了。”話音未落,招生專員便接過茬。

  夫婦倆表情有些凝重。在招生專員的提醒下,他們立馬起身,直奔10公里開外的南寧市衞生學校相思湖校區。

  7月10日,南寧中考成績公布。7月19日,南寧高中階段招生工作全面展開。可實際上,各所口碑較好的職業學校早就被家長們踏破了門檻。

  “很搶手,今天甚至有成績B+的學生也來報名。”7月19日,在南寧六職校桃源校區招生大廳裏,招生專員樊老師告訴記者,該校兩個校區早被“擠爆”了,“往年老師為招生發愁,今年都忙着去接待。”

  不只南寧,各地中職學校普遍反映,今年招生工作進度快,報名人數較往年多。

  7月19日,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教育集團公示,已完成2024年既定招生計劃;7月22日,柳州二職校暫停招生;廣西機電技師學院將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機電一體化等部分專業調整到C+及以上成績;南寧六職校把部分專業錄取成績要求調整到B以上……

  除了“卷”報名速度,還“卷”起了分數排名。

  “今年前來報名的學生中,綜合分B及B+的學生佔比超10%。”南寧一職校校長毛永幸&&。“不少家長和學生轉變了擇校觀念,開始重視職教升學這座教育‘立交橋’了。”在南寧六職校連續7年負責行政接待的黃先生頗有感觸。

  從“招生難”到“名額滿”,變化真真切切。

  學技能,也是一條好出路

  事關就業和升學,普職分流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

  數據顯示,今年南寧市區共有56818人參加中考,而普高計劃招生40914人。也就是説,該市中考生中,72%有機會上普高,剩餘28%只能分流。

  孩子們的出路何在?

  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屬於高中階段教育。近年來,隨着就業形勢的轉變和國家教育改革的推進,家長們漸漸把目光投向中職教育。

  從給學生免學費、提供各種獎學金,到近百所學校、上百個專業被列為廣西優質中職學校和專業立項建設單位,廣西以就業為導向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通過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與社會接軌的技能人才,不少中職畢業生可直接到對口企業就業,甚至成為核心骨幹人才。

  “比亞迪南寧園區急招76人!月薪最高9000元!”7月16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一則招聘信息。“公司招人以市場和生産需求為準,焊工崗位招聘人數多達40人,絲印工、噴粉工、消防監控員、電工等專業人才都是急需人才。”該公司人力資源處西南地區相關負責人黃蓓説。

  廣西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2021年達到95.76%,近兩年來均在98%以上。在南寧,目前中職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8.2萬人,畢業生就業率達97%,實現從“能就業”到“就好業”的轉變。

  下有着落,上可生長。

  教育主管部門持續推動職業教育多樣化發展,從單純“以就業為導向”轉變為“就業+升學+創業”並重,搭建一條“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的教育“立交橋”,讓中職生也能圓“大學夢”。

  2024年本科招生計劃公布,廣西有8所大學35個專業對口中職招生。此外,不少高職院校開設了品牌特色專業,吸引中職畢業生就讀深造。

  “這兩年新開了無人機操控與維護、新能源等專業,為他們創造更多機會和選擇。”廣西經濟職業學院校長肖開寧介紹,今年學院2500個單招名額中,較大比例的生源來自中職畢業生,且生源質量有所提高。

  “中考分數B+,本可以上高中。但轉念一想,學好技能,也是一條出路。”7月22日,在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報名就讀學前教育專業的中考生盧思睿坦言。

  該校畢業生何鋒告訴記者,他下半年將升學到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三年後可以獲得大專學歷,很開心。”

  培育人才,從觀念轉變開始

  生産製造/工廠管理類職位人才需求突破性增長;交通運輸類職位人才需求同比大幅增長;技工類、生産製造/工廠管理類出現人才緊缺情況……這是一份來自廣西人才網的2024年第一季度人才供求分析。

  當前,我國經濟恢復向好態勢越來越穩,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企業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學習一門技術實現高質量就業,成為比較務實的選項之一。

  辦學理念率先轉變的學校,首先嘗到國家職業教育改革釋放出的紅利。今年中考成績公布僅1天,南寧一職校的會計事務、電器設備運行與控制等8個特色專業就報名滿了。“堅持以需求導向辦學,市場缺什麼人才,學校就培養什麼人才。”在南寧四職校,開設了汽車運用與維修、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運用與檢修等專業,畢業去向一目了然。

  “觀念轉變,歸根結底源自現實考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周南屏説,職教畢業生憑藉一技之長也可以很“搶手”,這是國家政策力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直接促成企業、學校、家長、學生的與時俱進。

  “職業教育越來越火,也是因為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更客觀、理性了。”廣西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彭林欣調研發現,近年來,廣西各地加大職業生涯規劃師資投入和課程建設,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

  一位名叫吳素雲的女孩,2013年因中考成績不理想,進入柳州一職校旅游管理系(現柳州市旅游學校)就讀。入學前,對未來感到疑惑的她,在老師指導下,踏實上好每一節課,穩步打好基礎。中職畢業後,先考上本科,又考上西北大學碩士研究生……一路追光前行,她成功實現人生“逆襲”。

  在6月召開的柳州市2024年中考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吳素雲的勵志故事不脛而走。“我也沒想到自己能走這麼遠。”她勉勵學弟學妹們,“只要努力,不放棄,人生就不設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這為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要求。包括周南屏在內,接受記者採訪的校長、專家都認為,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擴大開放合作,緊跟産業發展和市場變化,進一步提升技術人才培養質效,廣西的職業教育大有作為。

  “如果一所職校,能讓學生和家長以考上為驕傲,畢業了還引以為榮,何愁招不到學生?”毛永幸説。(姜界峰)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