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以“智”提質,産能産值大增-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7/12 09:31:53
來源:廣西日報

南寧市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以“智”提質,産能産值大增

字體:

  【原標題】南寧市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以“智”提質,産能産值大增

豐林集團南寧工廠主車間內,工作人員在中控室控制生産線。  巫美橋紅/攝

在皇氏乳業成品倉,機器忙碌操作貨物進出。巫美橋紅/攝

  “我們圍繞到2025年完成6個細分行業314家試點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規模以上企業數字化水平二級以上比例達到90%以上等工作目標,編制&&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有針對性地&&了6條措施,支持數轉項目建設、服務商能力建設,以及‘小快輕準’産品培育等。”日前,南寧市工信局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科長陳莘泉介紹該市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情況時,目標清晰,信心滿滿。

  如今,南寧市正在按準備、實施、推廣、驗收四個階段,有序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工作。據了解,2023年8月23日,南寧市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名單,是全區唯一入選首批試點的城市。

  在推進試點工作中,南寧市高度重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成立工作專班、&&政策文件;市工信局作為牽頭部門,通過挖掘典型案例、打造模範標杆,引導企業“鏈式”數字化轉型,輻射帶動更多中小企業轉起來,幫助企業在實現數字降本、提質、增效的同時,融入數字化浪潮,推動全市數字産業生態的形成,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A 數字轉型 賦能高質量發展

  7月9日,記者走進位於良慶區的廣西豐林木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寧工廠主車間,一條年産40萬立方米的超級刨花板生産線令人驚嘆:2萬多平方米的車間裏僅有三四名巡檢人員,板材從生産線下來已是打包好的成品。

  “過去我們生産的板材要靠人來檢查,看兩個小時以後,眼睛都花了,容易有漏網之魚。”在人造板缺陷視覺檢測設備前,一名巡檢人員向記者介紹,現在,車間的板面質量自動識別系統,是通過光掃描和照片合成底片比對,無論是色差、砂痕,還是凹坑凸起等,都能精準檢查出來。

  不僅如此,記者看到,從木材原料採購的自動三維量方,到産品質量的自動檢測、打包入庫,豐林集團實現了刨花板生産線全流程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2023年,該企業榮獲國家智能製造試點優秀場景和國家智能製造標準應用試點,成為廣西智能製造標杆企業。

  數字化轉型最直接的成效是減少了人力,實現了標準化生産,更重要的是數據帶來的生産力。“我們橫向開展各條生産線同類産品的質量參數對比,縱向開展同一生産線的歷史數據分析,得出最優工藝參數和物料定額。根據輸出結果,我們定期開展針對性的技術調優工作,持續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産品和服務。”豐林集團首席信息官尹碧波説。

  數字化轉型讓豐林集團在競爭中的優勢更加突出。“去年,我們在化工原料、能源物流等成本價格提高的情形之下,不僅産能、産品銷量同比增加20%,銷售收入和利潤也增加了。”豐林集團總裁王高峰説起去年企業的成績單,頗為自豪。

  “雖然,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每年投入不少,但它是我們應對未來發展必須邁出的步伐,也是實現企業精細化管理的必經之路。”王高峰説,企業一直把數字化轉型作為戰略方向,未來還將持續做好升級迭代。

  以“智”提質,數字化轉型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豐林集團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成功經驗,也增強了南寧市中小企業,尤其是傳統製造企業的信心。

  截至目前,南寧市共有廣西智能製造標杆企業、廣西智能工廠示範企業、數字化車間示範企業95家,總數居全區第二位。據了解,該市還將繼續建設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打造一批試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杆企業,形成可複製推廣智能製造及工業互聯網場景,以及“鏈式”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提煉企業在工業設計、製造、營銷、金融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數字化應用場景,通過示範帶動,實現局部複製、批量化推廣,引導一批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的道路。

  B 上下聯動 形成數字化改造合力

  出庫300箱牛奶,需要多久?皇氏乳業成品倉的一系列自動化操作下來,給出的答案是2分鐘!

  最近,記者在皇氏乳業的成品倉看到,8&堆垛機、4&穿梭機、5&碼垛機成了倉庫的“管理者”,這些機器一刻不停地按照訂單指令進行入庫、出庫操作,一切井然有序。

  目前,皇氏乳業中央工廠實現了所有關鍵工序的統一管控、設備數據的採集、互聯互通、數據傳輸、在線監控,收奶、CIP、滅菌、均質、灌裝、包裝、碼垛、倉儲等關鍵工序設備數字化率達100%。

  “近年來,我們響應南寧市政府加快推進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戰略,通過持續投資,大力推動技改升級,建成智能製造乳品加工廠。”皇氏乳業集團副總經理翟安平告訴記者,企業的數字化改造,對上下游企業都觸動比較大。

  他舉例道,公司通過數字化改造,實現質量可追溯,那麼就要求合作的奶源建設單位必須對奶牛健康、乳製品的理化指標等實現設施監控,加裝溫度探頭、壓力傳感器、電導儀等;下游如紙箱、設備、包材等配套供應商,都要跟生産進行聯動。據不完全統計,皇氏乳業帶動上下游配套原材料、輔料等企業80多家進行數字化改造。

  龍頭企業帶動“鏈式”數字化轉型,對於南寧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廣普及具有積極作用。為此,今年以來,南寧市大力支持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建設智慧供應鏈、綠色供應鏈,開放數字系統接口,引導供應鏈企業接入,在研發設計、生産製造、倉儲物流、經營管理、回收利用等環節實現企業間高效協同。

  C 多方保障 紓解企業轉型後顧之憂

  在走訪企業過程中,南寧市工信局發現,對於數字化轉型,不少中小企業存在着“不敢轉、不會轉”的痛點難題。

  “我們有的放矢、重點突破、創新實踐,來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深入開展。”陳莘泉告訴記者。

  針對企業“不敢轉”的顧慮,南寧市整合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形成3.75億元總規模的專項扶持資金,通過“企業出一點、服務商讓一點、政府補一點”的方式引導和支持廣大企業積極參與數字化轉型,從資金方面給予保障。

  在政策保障方面,南寧市&&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建立“政府+企業+智庫+服務商+金融機構”一體化協調機制,以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為出發點,形成合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

  此外,該市還創新開發“數字貸”産品,發揮“兩台一會”中小企業投融資&&紐帶作用,對信用良好的試點企業建立“白名單”,向合作銀行、擔保機構進行項目推薦,推動金融機構提供信用貸款等金融服務,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數字化轉型。

  對於企業“不會轉”的問題,市工信局也推出一系列舉措來分類診斷,讓企業了解自身數字化水平及能力,如通過“優企選”工作法,推動試點企業與服務商達到最佳適配,目前6個行業的143家試點企業已與17家服務商明確達成入企診斷意向,已有100家左右的試點企業完成入企診斷工作,陸續轉入到數字化改造項目實施階段;建立包含37家服務商的資源池,引導服務商為企業提供優質的“小快輕準”産品和實施方案,建立産品資源庫,豐富“小快輕準”産品和方案、SaaS化服務的選擇;建立包含16名行業專家的專家庫,為數轉工作提供專業支持。

  陳莘泉認為,數字化、智能化浪潮下,中小企業要想飛速發展,必須加快數字化轉型,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賦能效應,“作為職能部門,我們也將持續做好保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提質增效提供有力支撐”。(巫美橋紅 喬曉瑩 傅秦玲 張恩恩)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