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創産品為北海市“夜經濟”添“文化味”-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4 07/03 11:54:30
來源:北海市旅游文體局

非遺文創産品為北海市“夜經濟”添“文化味”

字體:

  夜幕降臨,霓虹漸起,人來人往,熱熱鬧鬧。在外沙島棧橋廣場,“美在北海、吃在北海、購在北海、玩在北海、住在北海、愛在北海、競在北海”七大主題展示區以特色的夜間文旅場景,全景展示了北海文化旅游魅力。

  點綴各種顏色,手持垂直放下,緩慢搖動,使漆自然沾染到扇面,再快速提起,用紙由輕輕擦乾上面水跡……在寫有“非遺漆扇”展位前,圍觀群眾看著攤主瀟瀟的這一番“操作”,紛紛發出陣陣驚嘆聲:“這個圖案真是好好看,太美了!”在眾多各具特色的展位裏,還有幾個展位也是展示非遺中國漆扇文創産品的。漆扇的製作過程儼然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引得無數游人駐足。以水為墨、以漆作畫,讓一把平平無奇的扇子,傳遞着神秘的東方色彩。

  6月28日至30日,2024年廣西“清涼一夏 奔赴山海”暑期文化旅游消費季廣西文化旅游消費大夜市(北海主場)以“文旅惠民樂民 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在北海市海城區外沙島棧橋廣場、北海老城景區舉辦中。3天時間集中推出“夜食、夜購、夜游、夜娛、夜秀、夜讀、夜健”等主題夜間消費場景。那些別具特色的非遺展示攤位,匠心獨運的文創産品,為慕名而來的廣大游客和消費者帶來了一場意想不到的“文化盛宴”。

  “我們本土的非遺傳承人,用本土的材料,做我們的海洋文化,這是我們的特色。”在北海貝雕、合浦角雕展位上,所擺放的文創産品都是所採用原材料是北部灣海洋各種天然貝類、海螺等,經過巧妙運用貝殼海螺的天然色澤、紋理形狀精心設計、手工雕琢而成,呈現出的豐富色彩完全來源於貝殼自身的天然色澤。展位工作人員介紹,北海貝雕是廣西傳統的傳統工藝品,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承載着古老文化又體現現代文明,是北海必不可少的城市“名片”。

  “牛角中大體有非洲角、白水牛角、黃牛角等。白水牛角會用來做蝦,深黑色的水牛角適合用來當雕塑的底座,非洲角晶瑩剔透,但容易開裂,所以一般會做成水槽這樣的小配件。”北海市非遺傳承人、廣西合浦縣金蝠角雕廠總經理説白霆麒説,合浦角雕是廣西本土代表性傳統工藝美術。利用當地牛羊角為主要原料,經開料、削坯、精雕、組裝成各類水族生物、飛禽走獸、花鳥草蟲等工藝品,以立體圓雕的表現形式,玲瓏剔透的雕工,逼真傳神的效果與典雅自然的風格在中國傳統美術中獨樹一幟。2021年5月24日,合浦角雕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如今,隨着北海市文旅産業的高質量發展,北海貝雕、合浦角雕這種歷史文化悠久、觀賞性極高的工藝品再度流行,貝雕畫、貝雕飾品和角雕擺件等多種精美的工藝品成為時下北海旅游的熱門伴手禮之一。

  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重要的文化資源,是本地歷史的烙印,更是促進旅游發展的重要元素。近年來,北海市非遺與旅游、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讓傳統與現代交融、文化與鄉愁同在,讓“詩與遠方”接地氣、聚民心。“目前北海市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自治區級非遺項目34項,市級非遺項目84項。”北海市旅游文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現有自治區級傳承人24名,市級傳承人88名,自治區級非遺保護工作&&12個,廣西非遺形象體驗店5家,廣西非遺美食體驗店3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又有一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通過公示,有望突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為零的局面。北海市旅游文體局積極組織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參加區內外大型展示展銷活動,不斷推出文創産品,正在讓非遺文創産品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王碧岑)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