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發布2024年高考和錄取工作方案 高考時間由2天調整為3天 不再區分一本二本-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1/30 09:10:22
來源:廣西日報

廣西發布2024年高考和錄取工作方案 高考時間由2天調整為3天 不再區分一本二本

字體:

【原標題】廣西發布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方案 高考時間由2天調整為3天 不再區分一本二本

  ■2024年起,我區文化統考不再分文理科,採用“3+1+2”模式,“3”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1”為首選科目,考生從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2”為再選科目,考生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

  ■新高考一般安排在6月7—9日進行,全國統考科目考試時長與改革前相同:語文科目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時長均為120分鐘;每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

  高考時間由2天調整為3天,不再區分一本、二本……1月29日,廣西招生考試院發布《廣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方案》及其解讀。記者發現,與往年相比,新高考方案有許多不同之處。

  ——選科組合和考試科目不同。老高考基於文、理分科,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以及文科或理科綜合。而新高考採用“3+1+2”模式:“3”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1”為首選科目,考生從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2”為再選科目,考生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

  在“3+1+2”的模式下,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在12種組合中自主選擇,擴大了考生的選擇面。例如:考生選擇物理後,仍可以選擇思想政治、地理;選擇歷史後,也可以選擇化學、生物學。

  官方解讀指出,老高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簡單用分數評價。新高考“3+1+2”的模式,既體現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對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考試時間和成績構成不同。新高考一般安排在6月7—9日進行,時間由改革前的2天調整為改革後的3天。全國統考科目考試時長與改革前相同:語文科目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時長均為120分鐘;每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

  新高考考生的文化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總分為750分。其中,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的分值均為150分,總分45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中的首選科目成績以原始分呈現、再選科目成績以等級轉換分呈現,3門科目分值為每門100分,總分300分。

  ——招生計劃和錄取規則不同。新高考的招生計劃分為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其中普通類招生計劃按照首選科目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別呈現;使用校考成績錄取的藝術類專業招生計劃不分首選科目統一呈現,其他藝術類和體育類專業按照首選科目要求分別呈現。

  老高考是以“院校”為單位填報志願,新高考是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填報志願。新高考模式下,統一高考招生錄取按照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招生計劃、分別劃線、分開投檔錄取。考生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後填報志願,實行平行志願投檔錄取。錄取工作分批次依次進行,錄取批次共設本科提前批、特殊類型批、本科普通批、高職高專提前批、高職高專普通批等5個批次。

  新高考本科普通批為什麼沒有區分一本、二本?官方解讀指出,合併本科批次,體現了國家改革的總體方向。從高校的角度考慮,有利於更好地發揮高校辦學主體作用,激勵高校注重內涵發展,發揮自身優勢,專注特色專業人才培養,進而提升高校辦學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從考生的角度考慮,有利於進一步增加考生選擇範圍,引導考生結合個人志向、學科興趣、個性特長,更理性地選擇自己比較心儀的學校和專業,促進考生健康成才成長。從高中的角度考慮,有利於高中學校破除盲目追求“一本升學率”,促進高中學校更好地立足校情,明確定位,創建本校本特色。從社會的角度考慮,有利於扭轉簡單用錄取批次評價不同類型高校的片面導向,有利於促進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推動高等教育公平發展。

  據悉,廣西從2021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2024年起普通高校按照新的考試招生模式錄取新生,也稱為新高考。新高考方案事項多、內容細,詳情可登錄廣西招生考試院官網了解。(記者/魏恒 劉琴)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