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監獄系統構築青少年健康成長“防護林”-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3 11/08 10:42:18
來源: 法治日報

廣西監獄系統構築青少年健康成長“防護林”

字體:

【原標題】廣西監獄系統構築青少年健康成長“防護林”

  今年10月13日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4周年紀念日。10月8日至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監獄管理局組織宜州監獄、梧州監獄、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在河池市宜州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開展“法潤童心、護航成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活動期間,監獄警察以身邊真實案例為切入點,通過游戲互動、視頻展示、以案釋法等生動有趣的方式開展普法教育,充分調動同學們學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大家在快樂游戲的同時學習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事關國家和民族未來,事關千千萬萬家庭幸福安康。近年來,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合監獄職責職能,以“百警進校園,千警結對留守兒童”活動為抓手,積極探索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新載體、新&&、新方式,紮實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進一步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最大限度預防青少年犯罪,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艷陽天”。

  普法宣傳為青少年種下法治“種子”

  “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形式和特點是什麼?”“如何預防校園欺凌?”近日,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第二小學,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警官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詳細講解校園欺凌的危害及處理方法,引導同學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據了解,本次普法宣傳活動全程採用視頻直播形式,通過視頻連線全縣112所中小學校,覆蓋師生4萬餘名。“通過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把法律知識送到小朋友身邊,讓他們在寓教於樂的活動中增強法治意識,是開展開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要環節。”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有關負責人説。

  在河池市宜州區合寨村村民自治文化公園,宜州監獄警察和宜州區第六小學少先隊員代表們唱起普法歌謠:“陽光下、少兒郎,學法知法當自強;迎朝陽、逐夢想,爭做護法好榜樣……”悅耳動聽的歌聲,吸引大批村民駐足觀看、鼓掌叫好。

  處於身心發育黃金時期的未成年人對法律知識缺乏了解,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影響。通過普法宣傳,可以增強未成年人的法治觀念和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來,自治區監獄管理局積極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形式,在全系統各單位選派100名政治素質好、品德優秀、作風正派、責任心強的警察,在本地中小學校兼任法治副校長及校外輔導員,常態化開展“法治進校園”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截至目前,廣西監獄系統共有46名法治副校長、149名校外輔導員。

  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是全區唯一一所關押未成年人罪犯的監獄,也是自治區司法廳與共青團廣西區委聯合授牌的首家預防青少年犯罪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近年來,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立足服務全區青少年成長,變“末端治”為“源頭防”,積極整合優勢資源,廣泛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法治宣傳及警示教育活動。截至目前,共深入全區130余所中小學校和中職院校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贈送法治教育圖書3萬餘冊,覆蓋學生20余萬人,為全區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作出重要貢獻。

  為全力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廣西監獄系統不只讓普法知識“走出去”,還把未成年人“請進來”。

  今年6月,南寧市第十七中學和二塘小學師生代表來到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走進“特殊課堂”參加警示教育活動。活動期間,警察結合典型案例,組織同學們觀看普法警示教育片。看到影片中的未成年人由於受到不良誘惑走上犯罪道路,並為此悔恨終生,大家紛紛&&,一定加強法律知識學習,絕不觸碰法律底線。

  在監管區,師生們參觀罪犯日常改造現場,分組與未成年人罪犯進行溝通交流。一聲聲懺悔,直擊心靈。高墻內外的巨大反差和令人深省的真實案例讓參加活動的學生深受教育。

  近年來,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先後接待南寧市第十七中學、民主路小學等60余所學校中小學生進監開展預防犯罪警示教育活動,覆蓋學生8000餘人。同學們通過參觀罪犯改造現場與預防青少年犯罪法治宣傳教育展廳、觀看專題宣傳片、聆聽罪犯現身説法、接受法治課堂教育,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識及違法犯罪後果,進一步增強了法律意識。

  結對幫扶撐起關愛青少年“平安傘”

  今年7月,一封來自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鳳凰小學四年級學生小潘的感謝信在桂林監獄警察職工中傳閱。信中,小潘真誠地感謝桂林監獄警察職工在他家遭遇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給予支持。

  今年5月,結對警察通過微信朋友圈了解到結對留守兒童小潘在廣東打工的父親被檢查出癌症,高昂的醫藥費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為幫助小潘家渡過難關,桂林監獄向廣大警察職工發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倡議,號召大家以自願捐款的方式為他們提供關懷和幫助。

  倡議書一經發出,桂林監獄警察職工積極行動,紛紛伸出援助之手。6月底,結對警察與警察職工代表將這份愛心送到小潘家中。小潘含着熱淚向大家表達感謝,小潘的父親激動地説:“大家向我的家庭伸出援助之手,讓我們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感謝大家給了我們直面困難的勇氣。”

  羅城地處桂北九萬大山中心南麓,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也是自治區監獄管理局鄉村振興工作定點幫扶地區。羅城縣曾經是廣西深度貧困縣,對口幫扶開展以來,如何助力羅城縣實現鄉村振興,幫助羅城縣的留守少年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成為自治區監獄管理局黨委的牽掛和關注。

  2022年11月,自治區監獄系統開展“百警進校園,千警結對留守兒童”活動,從各監獄精心挑選1000名政治素質好、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優秀青年警察走進羅城縣東門鎮佑洞村、德音村,小長安鎮龍騰村、合北村4個定點幫扶村及羅城縣易地搬遷安置小區,針對留守兒童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

  今年1月,自治區監獄管理局青年警察走進悅寶成長基地,開展“百警進校園,千警結對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活動,與少年兒童建立幫扶對子,提供普法教育、關護照料、學業輔導、愛心陪伴等關愛服務。活動中,警察通過播放動畫視頻、進行互動問答等方式,向留守兒童講解防範校園欺凌、遠離安全隱患的技巧與方法。同時,帶領孩子們玩填色游戲,一起畫出心目中最可愛的兔年吉祥畫;手把手教孩子們寫毛筆字,用筆尖傳遞新年祝福,進一步拉近了孩子們和警察之間的距離。

  “我們將情景模擬、案例説法、法治故事等內容融入趣味小課堂,讓孩子們在游戲和互動中收穫知識,幫助他們分辨是非對錯,糾正行為偏差。”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警察説。

  “百警進校園,千警結對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活動開展以來,自治區監獄管理局結對警察通過“溫情書信”、學業輔導、法治護航等方式,隨時關注結對學生動態。同時,充分發揮警察心理諮詢師作用,對有需求的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切實解決脫貧戶、監測戶在校學生、留守兒童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通過結對幫扶活動,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支持和幫助,也有利於學生們身心健康成長。”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小長安鎮合北村小學校長&&。

  截至目前,廣西監獄系統已結對幫扶1000名留守兒童。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關心關愛幫扶活動40余次,切實將愛心幫扶落到實處。

  創新形式聚合力呵護青少年成長路

  2022年5月中旬,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一周年之際,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聯合廣西少工委,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拍攝關心關愛未成年人、法治護航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專題片《大石山裏的娃》和《守護少年的你》。《大石山裏的娃》於“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被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選定為“六一”主題雲隊課內容,面向全國1億1千萬名少先隊員播出,獲得8億點讚量。同年7月,《大石山裏的娃》被全國少工委選定為2022年全國少先隊員“暑假10課”的第7節課,並組織全國青少年“打卡”觀看學習。

  創新拍攝專題教育片,以法治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自治區監獄管理局深入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積極探索預防青少年犯罪新載體、新&&、新方式的生動實踐。

  今年5月30日,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在“仫佬家園”校外法治教育基地開展“童心飛揚、法護成長”關心關愛未成年人活動。活動期間,監獄警察以案説法,向少先隊員普及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同時,通過進行普法互動游戲等方式,為孩子們提供心理輔導服務。

  今年8月,共青團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委員會招募“返家鄉”大學生志願者,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開設為期14天的暑假“七彩假期”公益課堂,吸引眾多學生參與。

  公益課堂在輔導學生課業的基礎上,開設紅色教育、禁毒知識、環境保護、心理健康等特色課程。同時,圍繞親情陪伴、素質拓展、安全自護教育、思想引領、科普宣傳、趣味活動等內容,提供“七彩假期”志願服務,將課業輔導與興趣培養相結合,採取“管+育+學+趣”的方式,讓孩子們的暑假生活更加充實而有意義。

  一場場活動的成功舉辦,是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利用羅城縣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助力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生動詮釋。

  以“百警進校園,千警結對留守兒童”活動為契機,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對羅城縣“仫佬家園”青少年綜合服務&&進行升級改造,建成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由共青團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委員會統一組織使用管理,通過對接黨群服務陣地,整合多方資源,按照“團幹部+志願者+社工+青年社會組織”模式運轉,並設立少先隊活動室、紅領巾民族團結快樂“易站”、心靈驛站等多個功能區。

  少先隊活動室設備齊全、環境舒適,為少先隊員們提供課餘時間進行學習輔導的場所;紅領巾民族團結快樂“易站”組織孩子們學習仫佬族剪紙、刺繡等傳統手工藝,深入了解仫佬族歷史文化;心靈驛站依託廣西監獄系統20%以上的警察具有心理諮詢師資質這一資源優勢,通過“12355”青少年服務台,組織志願者為有心理疏導需要的青少年進行“雲聯線”,開展“雲疏導”,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此外,自治區監獄管理局積極創建全國維護青少年權益崗,匯聚各方力量,幫扶未成年人群體。今年6月,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被共青團中央確定為全國維護青少年權益崗創建單位。

  今年10月8日,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與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聯合打造的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舉行揭牌儀式,標誌着又一個新&&正式啟用。基地展廳分為憲法、黨內法規、民法典、模擬法庭體驗(市民法治大講堂)、監獄法規知識、推動高質量發展法律法規、社會治理現代化法律法規、青少年法規、非物質文化遺産法等多個宣教區。同時,充分融入地方特色與法治元素,通過法律知識展示、智能互動、以案説法、模擬體驗、知識競賽搶答等形式,普及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將成為當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及青少年、廣大群眾接受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將對推進依法治縣工作起到積極作用。

  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聚焦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違法犯罪工作,聯合多家單位打造的多個&&,進一步織密織牢未成年人“保護網”,為幫助和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成才構築了安全屏障。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健康成長對於社會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宣傳處有關負責人説。接下來,廣西監獄系統將在做好監管改造的同時,深入挖掘法治資源,積極創新普法載體,凝聚各方工作合力,讓法治之光照亮青少年健康成長之路。

  文/圖 文少濤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