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寧引才納才留才出實招,挖掘一大批就業崗位面向各類人才主動推送 今年全市已提供就業崗位近50萬個
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南寧、長沙、成都等省會城市成為人才就業新高地,南寧位列求職需求活躍城市第一。
近年來,南寧市積極推進高校畢業生等各類人才來邕留邕就業創業工作,持續推進建設中國-東盟人才城,通過城市産業引才、政策措施納才、服務創新留才等真招實招,着力打造中國面向東盟門戶城市人才“蓄水池”。
産業不斷發展引鳳來巢 有&&
關注企業招工需求,第一時間多&&發布南寧市重點企業招工信息,打通供需市場壁壘通道,讓求職者及時了解城市的産業發展,企業用工動態以及福利政策,這是吸引人才來邕的要素之一。
近年來,南寧市圍繞“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國-東盟跨境産業融合發展合作區”的新定位新使命,“以投帶引”成功引進比亞迪、太陽紙業等龍頭企業,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千億重點産業,引領城市不斷提升發展能級。2022年,南寧市工業投資增長53.2%,增速創近21年來新高,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二,增速和總量位居全區第一。
南寧市人社部門緊盯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挖掘一大批發展前景好、薪酬待遇高的就業崗位,面向高校畢業生等各類人才主動推送。比如,比亞迪(南寧)項目2023年計劃吸納畢業生等群體就業2.3萬人,1—6月已招聘入職14516人,其中政府送工5524人,並與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等10所在邕高校建立“南寧新能源汽車産業技能人才培養政校企合作聯盟”,共建“比亞迪産業學院”,推動新能源汽車人才直接留邕就業。
今年以來,南寧市共組織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471場,服務用工企業7324家(次),提供就業崗位49.6萬個(次)。目前,全市面向高校畢業生常態化儲備各類崗位15.23萬個,其中駐邕國有企業、工業、商貿、物流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重點産業崗位達4萬多個。
深化機制改革盤活人才 有沃土
王國任是廣西皇氏乳業有限公司新入職的員工。今年7月,他從重慶某高校畢業後回到南寧就業。他説,按照南寧市相關人才措施政策,他符合申領千元交通補貼和萬元就業獎勵的標準。“這些補助和獎勵,對剛踏入社會的職場新人來説是‘鼓勵和肯定’,幫助他們更好安心留邕工作。”
近年來,隨着産業發展推動人才集聚,南寧市通過不斷迭代人才政策、加碼人才禮遇,着重加大面向國內外高校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力度。2022年,南寧市&&“新時代人才23條”和“大中專畢業生23條”,從引育“高精尖缺特”人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到圍繞促進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在南寧就業發展等方面,在就業、創業、生活、安居、服務等方面提出一攬子的措施。比如,對新引進到重點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博士、碩士、本科畢業生,可獲得1萬~25萬元的生活補助;對到東部新城、重點開發區企業就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可獲最高1萬元的就業獎勵;對來南寧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最高20萬元的啟動資金支持;從外地到南寧找工作,不僅可以免費入住青年人才驛站7天,還能享受到最高1000元的交通補貼。
創新服務模式培養人才 有溫度
2022年,南寧市吸引高校畢業生來邕留邕就業11.8萬人,同比增長50.09%,來邕留邕就業人數創歷史新高;2023年,駐邕高校應屆畢業生意向留邕就業約10萬人,同比增長約30%……一組組留邕就業的人才逐年增長的數據,反映了南寧市在“人才政策”紅利釋放和“人才服務”便捷化上破局發力。
2021年,南寧市創新建立了全國首個多部門、多渠道、多功能集成的南寧市“智慧人才”一體化服務&&。該&&打破了線下部門壁壘,將分散在34個部門(單位)的64個跨部門事項進行整合,辦事流程全面梳理、流程再造,實現了人才政策“一站宣傳”、人才資訊“一窗瀏覽”、人才待遇“一鍵測評”、人才服務“一網通辦”、人才招聘“一體服務”。
&&自2021年7月上線以來,累計訪問167.12萬人次,人才測評5.71萬人次,受理申報人才事項達4萬人次,切實提升了企業和人才辦事效率和滿意度。
此外,從2019年至今,南寧市已認定高層次人才5054人次,其中A類10人、B類67人、C類254人、D類1232人、E類3491人。僅2022年就認定高層次人才1459人,同比增長41%;2022年,&&全年受理人才服務事項申請13501人次,同比增長91.6%。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的消息,南寧市“智慧人才”一體化服務&&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主要經驗做法,入選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發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記者 彭媛媛 實習生 郭金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