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廣西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1/25 09:00:54
來源:廣西日報

“十四五”期間廣西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

字體:

  原標題:“十四五”期間,廣西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綜合交通固定資産投資預計達1.1萬億元“路”,越走越寬廣

  11月23日12時23分,玉林北站,G5504次動車組如“鋼鐵獵豹”般呼嘯啟程,350公里的最高時速讓風馳電掣成為現實。

  約48分鐘後,這列滿載旅客的列車穩穩駛入193公里外的綠城南寧,比未通高鐵前通行時間縮短56分鐘。

  “跑南玉線多年,現在早出晚歸談生意太方便了!”長期往返兩地的香料客商黃華強盯着手錶,步履匆匆匯入人流,趕往與合作夥伴的會面。

  作為連接北部灣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客運骨幹,南玉高鐵向東延伸的軌跡,不僅為西部地區開闢了出海新通道,更成為構建西部大開發新格局的重要支點。

  從零起步到高鐵營業里程突破2406公里,高鐵的跨越式增長背後,是廣西交通建設的十年磨一劍。如今,以南寧為核心的“1—3—6小時高鐵交通圈”全面成型,廣西14個設區市全部邁入“高鐵時代”,“市市通高鐵”的夢想照進現實。

  一路通,百業旺。

  在賀州市八步區南鄉鎮,去年底通車的連賀高速公路讓藏於山間的西溪森林溫泉煥發新生。

  “一條高速路,給南鄉旅游添了‘一把火’!”看著絡繹不絕的游客,南鄉鎮黨委書記梁維誌喜上眉梢。數據印證着這份熱度:今年春節假期游客同比增長50%,端午假期日均車流超3000輛,高峰時段接待量突破2萬人次,村民腰包跟着游客量一起鼓了起來。

  産業發展同樣因路而興。“清晨摘的果,晌午就能擺上廣深超市貨架!”電商青年劉生在冷鏈車旁掃碼發貨,“物流成本降四成,訂單量翻了兩倍。”

  這條“黃金通道”催生了三産融合:西溪森林溫泉度假區游客量激增40%,沿線興起30家農家樂,採摘體驗游成新熱點;沿高速而建的山貨加工廠,吸納200余名村民變身産業工人。“南鄉鴨”借高速路網輻射全國,年産值突破2500萬元。昔日困於重山的“土鮮貨”,正沿着現代交通動脈走向全國各地的餐桌。

  從九萬大山到十萬大山,“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曾是廣西發展的桎梏。1993年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開工,2022年實現“縣縣通高速”,再到如今“一環十二橫十三縱二十五聯”路網加速成型,廣西交通建設書寫着鍥而不捨的奮鬥史。

  “十四五”期間,廣西堅持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基本形成“通江達海、出省出邊、銜接樞紐”的骨架網絡,高速公路總里程一舉突破1萬公里大關,成為全國第四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破萬”的省份。

  江海聯動,貨通全球。

  柳江江面汽笛長鳴,一艘搭載100多個標準集裝箱氧化鈣的貨輪從柳州港鷓鴣江碼頭啟程,經柳江紅花樞紐至石龍三江口Ⅱ級航道工程,4天即可抵達珠海高欄港。

  “以前貨物需經公路轉運,現在2000噸級貨船直達粵港澳,每噸運費省30元,運輸時間從30天縮短至4天。”信記(廣西)産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米峰真切感受到水運升級帶來的紅利。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正在廣西加快變為現實:2024年,長洲水利樞紐船閘年過貨量突破2.24億噸,穩居全國天然河流船閘首位;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達4.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902萬標箱,均位列全國前十;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超1萬列,輻射18個省份73個城市,通達全球126個國家及地區的548個港口。

  陸海空數“四位一體”格局加速構建,讓廣西貨暢行全球,更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據悉,“十四五”期間,廣西綜合交通固定資産投資預計達1.1萬億元,是“十三五”總和的1.5倍。從“市市通高鐵”到“縣縣通高速”,從水運暢通到民航覆蓋,從建制村“三通”到智慧口岸落地,廣西實現了從全國交通末梢到區域性樞紐、國際門戶的歷史性跨越。

  眼下,廣西交通建設的熱潮仍在持續:世紀工程平陸運河建設現場機器轟鳴、鐵臂飛舞,一幅通江達海的壯美畫卷正加速鋪展;黃百鐵路穿山破嶺,這條承載着西南地區交通新希望的鋼鐵動脈,正一寸寸向着前方延伸;直通中越邊境的上峒高速,搶抓旱季施工黃金期,加速收尾,全力衝刺年底通車目標……

  廣西正朝着“全國前列、西部領先”的交通大省目標一步步邁進。(記者 黃遠來)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