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智賦能,林業産值突破萬億元——廣西“十四五”林業革新之路
初冬時節,八桂林區依舊蒼翠如染,産業園區內機器轟鳴,生産熱潮與自然生機交相輝映。
走進貴港(覃塘)國際綠色家居産業園,廣西柏秀家居的智能生産車間裏,生産線正高速運轉。營銷總監陳天東輕點屏幕,機器人便精準抓取木板,依次完成開料、封邊、打孔、質檢、包裝全流程作業。“傳統工藝要6個人,現在1人看管即可,産能提升兩三倍。”陳天東的話語中滿是自豪。這條入選廣西“人工智能+製造”典型案例的生産線,正是廣西林業從“技術改造”向“智改數轉”跨越的生動縮影。
作為林業大省區,綠色發展是廣西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與窗口形象。“十四五”以來,廣西錨定首個央地共建現代林業産業示範區目標,以數智賦能破解産業發展瓶頸,木材産量、人造板産量、林業産業總産值連續3年穩居全國第一。2024年,廣西林草産業總産值突破1.069萬億元,成為全國首個萬億林業産業省份。在木材加工和綠色家居兩大核心賽道,智能化轉型的浪潮正讓傳統産業煥發新生。
貴港市是廣西木材生産加工及高端綠色家居産業的重要産區,擁有全區最完整的木業家居産業鏈、領先的産能規模與産業配套。其下轄的港南區,更是廣西乃至中國南方家居板材核心産區與重要集散中心。
11月下旬,記者走進港南區廣西博易特智能家居産業園,12條全自動生産線高速運轉,數控六面鑽機精準作業,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庫實現全流程無人化。“項目全面投産後,年主營業務收入可達3億元以上。”園區生産負責人陳正介紹,通過工業4.0智能體系賦能,企業成功打通個性化定制與大規模生産的壁壘,産品覆蓋整體衣櫃、櫥櫃、護墻板等全品類家居。
從傳統手工作坊到數字化智能生産的迭代升級,從單一加工到全産業鏈布局的戰略拓展,作為廣西木業家居産業鏈最完整的核心區域之一, 港南區木材企業歷經多年深耕,已從最初的30多家發展至1400多家。2025年上半年,當地308家規上木業企業總産值突破102億元,成功實現從普通基礎板材到定制家居、高端飾面板的“三級跳”。
數智賦能不止於生産車間,更延伸至林業全産業鏈。橫州市石塘林場內,南寧林業發展集團與廣西玉柴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智能採伐裝備正在作業。AI材積計量系統精準測算,機械臂高效完成打枝、造材、歸堆,單套設備日産能超150立方米,相當於50名工人的工作量,木材損耗率降至1%以下。
“智能採伐裝備搭載的AI決策系統,能根據地形、天氣實時優化參數,數據同步上傳雲端。”玉柴專汽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開創“國企資源+裝備製造+AI技術”新模式,未來3年將覆蓋廣西主要林區,年採伐面積超1萬畝。
從採伐到加工,從生産到流通,廣西林業數智轉型成效顯著:AI`視覺質檢讓不良品率下降40%,智能供應鏈協同使採購及時率提升60%,連續平壓技術填補國內産業空白,“人工智能+林業”的創新産品與典型案例不斷涌現。2025年上半年,全區林草産業總産值達5495億元,同比增長24.3%;按國民經濟統計口徑,林業産值增速達8.3%,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4.5%穩增長任務,已連續10個季度領跑農林牧漁業。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關鍵節點,廣西始終以綠色為底、向生態而行,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與持續深化的技術創新,憑藉更智能的生産方式、更綠色的發展路徑、更高端的産品供給,持續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引領林業高質量發展闊步向前。(記者 王艷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