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桂林市永福縣羅錦鎮駐村工作分隊立足鎮域實際,跳出“就幫扶抓幫扶”局限,從戰略、機制、能力、價值四維度探索幫扶路徑,探索出一條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構建“三維聯動”規劃體系,實現幫扶與發展同頻共振。工作分隊將幫扶工作納入羅錦鎮鎮域發展總體框架,構建“鎮域統籌、村級落地、農戶受益” 體系。主動對接鎮黨委戰略,把各村計劃納入全鎮規劃,避免“一村一策”與整體布局脫節,確保産業、基建等工作“一盤棋”推進;積極調研梳理各村優勢,推動差異化發展,如崇山村做優文旅、江月村發展農副産品種植,形成産業協同鏈;將政策紅利與農戶需求精準對接,推動幫扶從“普惠式”向“精準化”轉變,實現鎮、村、戶需求融合。

駐村幹部深耕田間,助力農戶種好“甜蜜甘蔗”。陳姿帆 攝
健全“四項長效機制”,破解幫扶工作短期效應難題。工作分隊以機制保障成效持續性。一是政策閉環機制,變政策宣講“單向輸出”為“雙向互動”,通過回訪、滿意度調查跟蹤落實,及時優化措施,讓政策紅利轉化為群眾獲得感;二是産業全鏈條機制,聯合相關部門提供規劃、技術、市場全流程服務,推動産業從工作分隊主導轉向群眾自主;三是黨建治理機制,協助村黨組織規範組織生活、培育年輕黨員,引導群眾從“旁觀者”變“參與者”;四是多方聯動機制,打破部門壁壘,推動鎮直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向一線集聚,破解單打獨鬥困境。

駐村幹部與當地群眾一起,助力完成産業道路硬化項目。呂岳飛 攝
聚焦“三類主體培育”,夯實鄉村振興人才根基。工作分隊將人才培育作為核心,分層提升能力。一是強基層黨組織,協助村“兩委”提升政策理解、産業規劃等能力,組織赴先進地區學習,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激發幹事熱情;二是育致富帶頭人,篩選有思路農戶重點培育,提供技術、資金、信息支持,引導發展産業、創辦實體,通過 “一帶一、一帶多” ,形成“培育一個、帶動一片”的效應;三是提群眾參與度,開展技能培訓、政策宣講,轉變“要我振興”為“我要振興”,讓群眾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把握“兩個導向統一”,實現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工作分隊堅持“民生導向”與“發展導向”相統一。民生改善上,聚焦住房、醫療、教育等急難愁盼問題,通過爭取項目資金、推動工程建設等方式,補齊民生短板,改善群眾生産生活條件,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長遠發展上,注重培育特色産業、完善治理機制、提升群眾能力,以“造血式”幫扶增強鄉村自我發展能力,避免幫扶期有效、撤離後返貧。
未來,羅錦鎮將進一步深化系統思維,完善長效機制,強化能力培育,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堅實的支撐。(陳姿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