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運河城市精品景區合作機制會議在桂林興安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11/24 21:40:06
來源:興安縣委宣傳部

2025運河城市精品景區合作機制會議在桂林興安舉行

字體:

  桂北秋濃,渠水含情。近日,以“文化旅游産業的創新與發展路徑”為主題的運河城市精品景區合作機制會議在桂林市興安縣舉行。來自國內外運河城市代表、文旅領域專家學者、景區負責人及國際機構嘉賓齊聚一堂,共話運河文化傳承,共謀文旅産業創新,共商區域合作發展大計。

  靈渠以“鏵嘴分水、陡門通航”的精妙設計連通長江與珠江水系,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交融的見證者,被譽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近年來,桂林市始終將靈渠文化遺産保護利用作為重點工作,制定實施《靈渠保護規劃》,投入超2億元實施靈渠本體修繕、環境整治和數字化保護工程,靈渠已成為桂林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

  興安縣縣長韋遠明在致辭中介紹,興安因靈渠而生、因靈渠而興。我們全力推進靈渠保護與申遺工作,系統實施靈渠保護修繕、文化展陳、價值研究、環境整治等九大工程,積極構建“大靈渠”發展格局,精心推出靈渠“一部劇、一部片、一台戲、一本書”四大文化工程,全方位、多維度展示靈渠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興安縣將以此次會議為平台,與各運河城市及精品景區攜手,在文化遺産協同研究、保護技術交流互鑒、文旅品牌聯合共建、客源市場互動共享等方面,共同構建常態化、機制化的運河精品景區合作網絡,讓運河文明在新時代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

  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游研究院院長張輝圍繞《“十五五”中國旅游産業創新與發展路徑》,從宏觀政策層面剖析文旅産業發展趨勢,為運河精品景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指引;廣西西大旅游科學研究院院長陽國亮以《文旅産業創新及發展路徑 ——以興安文旅産業為例》為題,分享了立足地方實際的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運河文化研究專家李建臣則從文化內核視角,解讀運河精神的時代傳承,為文旅融合築牢精神根基。

  會後,與會代表先後到靈渠博物院、靈渠景區現場參觀學習。(付秋紅)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