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統籌 治管並舉——廣西紮實推進美麗海灣建設築牢海洋生態屏障-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1/24 18:24:00
來源:新華網

陸海統籌 治管並舉——廣西紮實推進美麗海灣建設築牢海洋生態屏障

字體:

  新華網南寧11月24日電(記者黃耀滕)記者從24日舉行的廣西“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獲悉,“十四五”時期,廣西以灣長制為抓手,以美麗海灣建設為主線,圍繞生態環境改善目標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盯海洋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系統加強陸源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推動近岸海域水質穩中向好,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張志文&&,廣西已全面完成區、市、縣、鄉、村5級灣長組織體系建設,設立各級灣長共412名,構建了以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雙總灣長、分管負責同志為副總灣長/灣長的黨政同責、分級管理責任體系。2025年夏季,廣西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達96.3%,優於國家考核目標要求;“十四五”期間,北海銀灘、潿洲島分別入選全國第二批、第三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為全國海洋生態保護提供了廣西經驗。

  據介紹,通過堅持陸海統籌、河海共治。廣西深入開展入海河流治理,持續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今年1—10月10條入海河流11個斷面水質狀況總體為“優”,水質優良比例為90.9%。&&《廣西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完成3254個入海排污口備案登記,從源頭加強監管。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張興贏&&,海洋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在海裏,根子在陸地。入海排污口是陸源污染物進入海洋環境的最後一道“閘口”,也是連接陸地和海洋的關鍵節點。加強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對於從源頭上減輕沿海地區污染物排海壓力、推進美麗海灣建設、保障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廣西加強統籌謀劃和系統部署,&&了廣西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方案,指導督促北海市、防城港市、欽州市深入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自治區海洋局副局長謝顯之説,廣西近年來系統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在珊瑚礁、紅樹林、海灘等典型生態系統修復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廣西已累計投入近40億元,實施10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完成195公里岸線整治和3280.9公頃濱海濕地修復,有效提升了海洋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

  自治區林業局二級巡視員蔣迎紅介紹,近年來,廣西全力推進紅樹林資源保護,紅樹林面積持續穩中有升。根據2024年國土變更調查數據,全區紅樹林面積已達1.08萬公頃,位居全國第二,相較於2019年增加約0.14萬公頃。“十四五”期間,廣西積極組織沿海三市因地制宜、有序推進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已完成紅樹林營造面積達1100公頃,現有紅樹林修復面積3370公頃,提前3年完成“保有量突破1萬公頃”目標。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歐毅霞&&,廣西海洋水生動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是北部灣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中國漁政亮劍2025”等系列執法行動中,全區已出動執法人員5.75萬人次,查辦各類漁業違法案件493起,移送司法機關涉漁刑事案件40起,有力打擊了非法捕撈行為。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將持續深化漁業資源養護、生物多樣性保育和生態系統修復,推動海洋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協同提升。(完)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