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短劇取景場到産業創新策源地
11月,由中泰合拍的微短劇《薩瓦迪卡—泰境奇緣》在南寧市北投·明月薈影視基地順利殺青。該劇以中國考古學家與泰國民俗愛好者共同破解千年密碼為主線,融入“AI解密+懸疑愛情”敘事結構,取景涵蓋廣西喀斯特地貌與泰國曼谷地標,將向東南亞多國發行。而剛投入使用的北投·明月薈影視基地,佔地面積約115畝,打造了東南亞風情街等建築街景,正致力於成為都市微短劇實景拍攝基地。
得益於鄰近東盟國家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以及今年8月&&的支持微短劇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南寧市如同一塊強力磁石,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微短劇劇組進駐、企業扎根。
數據顯示,南寧目前已匯聚1255家短劇相關企業。從偶然走紅到産業集聚,已成為微短劇熱門取景地和企業集聚城市的南寧,正通過政策賦能、技術革新與服務升級,全力推動從短劇取景場向産業創研高地的躍升。
“天然攝影棚”的吸引優勢
與重慶、廈門、無錫等全國知名“劇組城市”相比,南寧在影視行業長期以來較為低調。然而,不少細心的短劇迷發現,去年以來,《此刻無聲》《步步深陷》等多部爆款微短劇都在南寧取景拍攝,南寧搖身一變成為微短劇中的“A市”,南寧大橋、青秀山、亭子碼頭等帶着濃濃“南寧味”的地標與美食頻繁亮相劇中。
“南寧綠城名聲在外,豐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微短劇創作提供了多樣化的取景地,城市風光、南國風情、東盟元素等都讓場景加分。”廣西山海星辰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培金介紹,他們的文旅短劇《繡緣》,就以南寧為城市背景,以繡球尋根之旅為線索,融合了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元素,充分展現了非遺的獨特魅力。
同時,南寧長夏短冬的宜人氣候,每月輪換的花海景觀,讓愛情劇、校園劇等浪漫題材取景無需濾鏡,完美適配微短劇小場景、短周期、低成本的特點。南寧本地演員韋程瀚感慨地説:“南寧一年四季氣溫適宜,劇組全年都能開工。得益於産業發展,我從影近10年,現在不離開南寧就有接不完的戲拍。”
構建短劇攝製一站式服務鏈
民國風裝潢、20世紀80年代家屬院、古風場景、醫院病房……廣西影視攝製服務中心,各種風格特色的拍攝場景一應俱全。該中心負責人、廣西電影集團有愛影業副總經理韋穎倬介紹,今年以來,已有《龍骨焚香》《薩瓦迪卡—泰境奇緣》等40餘部長短劇慕名而來,借助這裡的場景場地、拍攝器材,以及政策諮詢、勘景協助、演員招募、食宿車輛等一站式服務完成攝製。
“微短劇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我們正依託廣西電影製片廠留下的資源,升級搭建更多年代感實景場地。”韋穎倬&&,該中心將持續完善服務鏈條,匹配産業發展需求。
走進位於南寧市明月湖公園下游東岸的北投·明月薈影視基地,18棟色彩鮮明的都市街景建築群讓人眼前一亮。目前基地已引進廣西鏈影影視、極素光攝影等多家影視專業機構,首年計劃拍攝短劇超100部,面向國內外發行3000部劇集。
“未來1—2年內,我們將引進不低於20家影視公司入駐。”該基地負責人、廣西北投明月湖公司常務副總黃文峰説,為匹配微短劇的生産周期需求,基地還將建立演員與群演資源庫,依託基地資源為劇組搭建發行平台橋梁,孵化更多優質項目。“此外,我們還將聯合高校,開展表演培訓、影視製作實訓、劇本創作等合作。”
以創新之力升級“南寧短劇熱”
日前,第三屆杭州·微短劇大會發布的《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顯示,AIGC技術使創作者效率平均提升50%,作品産出頻率翻倍,2025年1—8月上線動畫微短劇超2900部,AI真人劇成本最低可控制在每分鐘1000元左右。
為搶抓技術風口,11月19日,北投·明月薈影視基地內,黃文峰與北京數字光魔、深圳市秀狐科技兩家公司代表正式達成合作,一個月之後,一座總面積3950平方米、可容納1500人的AI虛擬影棚將在此搭建完成。作為廣西首個AI虛擬影棚,它將打造一個集人工智能、實時渲染、LED顯示等技術的內容生産平台。
“無需離開南寧,即可完成跨地域場景拍攝。”黃文峰介紹,今後使用30米×8米的AI虛擬屏幕,可以呈現雪山、深海、雨林等各種景觀,微短劇拍攝周期將大大縮短。
“依託AI技術,微短劇譯製實現從簡單的翻譯到深度本土化的升級,製作效率至少提升60%以上。”周培金透露,AI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全球用戶洞察體系,針對不同市場的文化偏好進行內容定制。他們正嘗試與東南亞多家內容平台建立戰略合作,共同開發融合中國與東盟文化元素的創新內容。
當前,南寧也正借助AI工具搶佔動畫微短劇賽道。由廣西南寧四葉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的《“靈柒柒”游八桂》《橘寶游“邕”記》等文旅微短劇,從腳本、文案創作到畫面生成,全部由AI完成。
“依託中國—東盟國家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南寧將搭建‘人工智能+微短劇’公共服務平台,優化劇本、場景生成及多語言翻譯。”對於微短劇行業發展,南寧不僅給予資金支持,更注重技術布局。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王春梅&&,下一步,南寧還將緊抓微短劇産業發展熱點,打造面向東盟的微短劇産業核心區,助推廣西成為微短劇産業高地。(萬一鳴 甘艷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