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至23日,以“林木綠業 合作共襄——數智賦能林木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5年世界林木業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其間,來賓市林業局局長韋鴻暉接受新華網訪談,介紹了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與階段成果。
韋鴻暉介紹,金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創新探索“四庫”(水庫、錢庫、糧庫、碳庫)聯動發展新路,在嚴格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的前提下,成功推動生態資源向生態資産、生態産品價值有效轉化。
2024年,全縣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121.51萬畝,産值16.85億元,已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産業,詮釋了“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就是發展生産力”的深刻內涵。
在守護“水庫”方面,金秀將守護珠江源頭活水作為重大政治責任與生態使命,通過實施嚴格的保護制度、嚴密的管護網絡和持續的生態修復工程,顯著提升了區域水源涵養能力。
金秀堅定不移實行“生態立縣”戰略,對天然林實施全面禁伐,並與天然商品林所有者簽訂管護協議。截至目前,全縣公益林面積穩定在159.35萬畝,構築了一道堅實的生態安全防線。同時,通過創新建立的“三長”(林長+警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設立大瑤山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官辦公室,有效打通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壁壘。
通過全面推行“林長制”,金秀建立了縣、鄉、村、屯四級林長體系,將管護責任落實到每一片山場、每一個責任人。2025年,全縣聘用887名生態護林員,投入1569萬元建成“空天地”一體化智慧林業&&,在重點區域布設60余個實時視頻監控設備,構築起“天上看得清、地上查得實、網上管得住”的監測天網,使森林資源管護效率提升70%以上。
通過持續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人工造林等工程,“十四五”期間,金秀累計完成人工更新造林18.9萬畝,退化林修復5.85萬畝、石漠化治理3萬畝。2025年,森林覆蓋率高達82.6%,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1579萬立方米,確保了“綠色水庫”水質優良、水量充沛,為下游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優質水源保障。
在打造“錢庫”方面,依託“物種基因庫”的豐富資源,金秀以打造“瑤醫瑤藥”區域品牌為核心,成功走出一條“不砍樹也能富”的發展路徑。
在政策引導下,縣財政累計發放補助資金2386.40萬元,大力推行“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産業組織模式。金秀重點打造長垌鄉長垌村集體經濟産業園,累計整合投入資金525.10萬元,建成來賓市首個村級集體經濟産業園,採用“黨支部+村民股份經濟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優先吸納脫貧群眾參與發展林下靈芝、香菇等産業。2024年,該産業園靈芝菌棒訂單為村集體增收40萬元。
金秀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形成了林下經濟産業集群,如廣西金秀匯萃本草瑤藥産業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發展瑤藥種植5萬多畝,帶動8000多農戶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
目前,全縣林下種植中草藥面積達20萬畝,年産值達5.13億元,參與種植中草藥的農戶達10055戶,覆蓋3.37萬人,人均年增收3800元。

金秀香草嶺瑤藥種植示範基地林下種植中藥材。來賓市林業局供圖
通過深化産業融合,圍繞“山上種藥、山下制藥、山中康養”路徑,金秀成功引進15家瑤藥生産企業,創建了全國唯一一所公立二級甲等瑤醫醫院,並推動林權制度改革,使資源變資産、農民變股東。
金秀瑤天下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整合瑤族古村落與森林資源,創建廣西森林康養基地,年接待游客17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萬元,帶動了大量就業,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群眾的“綠色提款機”。
在做大“糧庫”方面,立足“大食物觀”,金秀向廣闊的森林要食物、要健康,推動森林食品從“原生態”走向“品牌化”。
金秀通過提升八角、油茶、茶葉等特色經濟林效益,累計完成低産林改造面積10萬畝以上,“金秀紅茶”更憑藉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認證成為市場“金名片”。

金秀大樟鄉2400多畝油茶種植示範基地。來賓市林業局供圖
在發展森林食品産業方面,科技驅動成效顯著。金秀通過實施廣西重點研發項目“金秀大瑤山宜栽香菇良種選育與周年生産應用”,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在此基礎上制定的《香菇周年栽培技術規程》獲批立項為來賓市地方標準,推動了香菇等産業的標準化、規範化發展,形成了竹筍、香菇、木耳等多元産品體系。
同時,金秀深挖“藥食同源”的瑤族智慧,推動瑤醫藥膳深度融合,開發出系列康養産品。2024年,金秀瑤醫醫院康養中心接待康養游客達5.5萬人次,實現總收入2021萬元,同比增長177%。2024年,全縣瑤醫藥大健康産業年産值達12.5億元,通過500多家經營主體帶動5萬餘人就業,成功獲評“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縣”,標誌着森林“糧庫”實現了向助力全民健康的“健康銀行”的成功轉型。
在釋放“碳庫”潛能方面,面對“雙碳”戰略機遇,金秀將林業碳匯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進行培育。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系統的碳匯本底調查,初步核算出全縣森林年固碳量高達46.78萬噸,釋放氧氣42萬噸,森林生態系統固碳價值約1.5億元,為碳匯開發奠定了堅實的本底基礎。
在推進碳匯開發方面,金秀與廣西碳中和公司簽署合作協議,以金秀林場為試點,正式啟動VCS、CCER等類型林業碳匯項目的開發工作,致力於將無形的生態效益轉化為可市場交易的“碳匯産品”。
同時,金秀成功將“碳庫”潛能與“中國天然氧吧”等生態品牌價值相轉化,2025年1-8月,全縣接待游客904.5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8.3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並斬獲“中國生態康養旅居名縣”等國家級榮譽,實現了生態溢價的持續釋放。
韋鴻暉説,未來,金秀大瑤山將堅持以提質增效為導向,精耕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提升;以興業富民為根本,做大做強瑤醫瑤藥、生態康養、瑤鄉風情等特色産業;以利民惠民為宗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惠及千家萬戶。同時,持續推動“四庫”模式在更廣領域開花結果,努力將金秀在“點”上的精彩探索,拓展為來賓市“面”上的亮麗風景,真正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靠山”。
海報製作:甘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