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有油茶 綠富雙興——廣西推動油茶産業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1/22 12:00:52
來源:新華網

桂有油茶 綠富雙興——廣西推動油茶産業高質量發展

字體:

  冬季暖陽下,廣西國有維都林場雅江分場油茶林裏,青紅相間的油茶果挂滿枝頭,花瓣白凈、花蕊金黃的油茶花與翠綠枝葉相映成趣。油茶樹下,艾草等中藥材長勢旺盛,呈現“一畝林地兩份收益”的豐收景象。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優質木本油料作物,是國家糧油安全的重要補充。作為我國油茶主産區之一,近年來,廣西實施油茶“雙千”計劃和加快油茶産業發展三年行動,推動油茶産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區油茶林面積近1000萬畝,油茶産業綜合産值600多億元,帶動150多萬農民增收致富。

陽光下綻放的油茶花。李一民 攝

  山間油茶果 産出“黃金油”

  作為“中國油茶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人工栽培油茶並加工利用的歷史已有三百餘年。如今,全縣油茶林面積達61.7萬畝,2024年油茶籽産量達28472噸,油茶産業綜合産值超20億元。

  近年來,三江持續推廣“大苗、大坑、大肥”等科學種植管理技術,培育油茶新型經營主體,推動油茶産業規模化、標準化、高效化發展。當地的“侗美仙池”牌富硒山茶油榮獲“廣西名優富硒産品”稱號,“三江茶油”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認證,品牌價值持續提升。

  此外,三江還以油茶為媒,連續多年舉辦油茶文化旅游節,打造萬畝“旅油”融合景區,布局油茶倉儲冷鏈物流及加工貿易園區,實現油茶一二三産業的和諧共生。

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人們挑着油茶苗準備上山種植。新華網發 黎寒池 攝

  201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三門江林場(以下簡稱“三門江林場”)成立廣西三門江生態茶油有限責任公司,推動油茶産業向精深加工領域轉型。

  “目前林場建成4萬畝油茶基地和年産3000噸的茶油智能化生産線,貫通育苗、種植、加工到品牌營銷全産業鏈條。”三門江林場場長韋宏介紹,林場實現了從油茶果到油茶籽油全過程機械化、自動化處理,公司打造的“桂之坊”山茶油品牌也已連續五年實現年經營收入超億元。

  産業鏈的延伸有效激活産業産能。2024年,廣西油茶鮮果産量270多萬噸,折合茶籽60多萬噸、茶油17萬多噸。聚力打造“廣西山茶油”區域公共品牌,創建了“桂之坊”“百色山茶油”“三江茶油”等一批優秀品牌。

  良種促豐産 林下生“黃金”

  良種是油茶産業提質增效的關鍵。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維都林場(以下簡稱“維都林場”)雅江分場,引種的香花油茶長勢旺盛,碩果盈枝,其挂果量明顯優於一旁種植的岑軟系列油茶。

  20世紀70年代,廣西林科院選育的“岑溪軟枝油茶”成為全國首個油茶良種,在全國廣泛推廣種植。為提高油茶産量和品質,2010年起,維都林場與廣西林科院合作開展香花油茶引種試驗及良種選育工作,目前已成功選育出多個優良品種。林場初步建成的香花油茶工廠化育苗車間年育苗能力可達300萬株。

  “我們與廣西林科院共同選育的‘義維’‘義雅’2個良種,具有早結豐産特性,鮮出籽率均超過50%。”維都林場場長、黨委副書記楊家強介紹,這兩個品種還有油脂品質好、抗性強、大小年現象不明顯等特性。

在維都林場,香花油茶果挂滿枝頭。閉秀玉 攝

  2024年,南寧、來賓等7個設區市的16片香花油茶林平均畝産鮮果達486.04公斤。在冬季出現0℃左右低溫的融水苗族自治縣試驗基地內,種植僅2年9個月的香花油茶已連續兩年挂果,香花油茶的適生邊界正持續向北拓展。

  良種賦能單産提升,複合經營激活林下潛力。維都林場在油茶林下套種艾草、巴西人參等中藥材,並以艾草為原料開發出純艾條、艾灸磁療貼等九款健康産品。楊家強介紹,近年來,林場在油茶和景觀樹下種植1300多畝艾草,年産艾葉468噸,年産值超560萬元。

維都林場林下套種艾草。閉秀玉 攝

  這一模式正在全區範圍內推廣。近年來,廣西持續創新推廣“油茶+N”複合經營模式,修訂&&《“油茶+N”複合經營技術指南》,推動“一地多産、效益疊加”,助力綠色生態和經濟發展雙贏雙收。

  山地披綠裝 油茶富萬家

  位於桂西北的天峨縣,群峰林立,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當地將油茶産業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産業,實現“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産業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撐。2012年以來,天峨縣組建油茶産業發展辦公室,先後&&5個專項文件,構建起“短期擴面、中期提質、長期增效”的全周期規劃體系,通過林業、發改、工信等多部門聯動,打通種苗培育、土地流轉、加工銷售等全鏈條堵點。

  2016年以來,天峨縣累計投入資金1.142億元,通過“專項資金+項目整合”模式,重點支持良種培育、基地建設、加工升級等關鍵環節。

這是油茶果。閉秀玉 攝

  種好油茶樹,結出幸福果。天峨加強“三品一標”認證,打造出“布柳泉”“兵恩·得幸福”兩個本土品牌。

  “兵恩·得幸福”是廣西天峨金桂元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近幾年,公司通過工藝創新和精深加工設備升級,將茶籽油年産量從500噸提升至3000噸。

  “技術創新需要勇氣,也離不開政策的精準扶持。”廣西天峨金桂元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覃曉毅説,“稅務部門主動上門推送稅收優惠政策,去年以來,我們享受稅費優惠政策,已減免10多萬元,這是實打實的支持。”

  2019年以來,廣西累計籌措中央及自治區財政資金43億元用於支持油茶生産。目前,全區年産能1000噸以上的油茶加工企業30家,國家級、自治區級油茶龍頭企業10家,成為推動産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工人正在采收油茶果。李一民 攝

  綠滿山間,富澤八桂。當前,廣西多地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等産業幫扶模式,通過收購周邊林農的油茶籽、季節性勞務雇傭等方式,激發農戶參與油茶産業生産的積極性,真正讓群眾的油茶果變成“致富果”,在八桂大地上續寫着“山更綠、水更清、民更富”的發展新篇。(閉秀玉)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