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至23日,以“林木綠業 合作共襄——數智賦能林木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5年世界林木業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其間,百色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鐘永鋒接受新華網訪談,介紹了百色市推動油茶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與階段成果。
鐘永鋒介紹,百色市深入實施加快油茶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聚焦“政策引領、科技賦能、融合發展、市場驅動”,系統推進油茶産業全鏈條提質增效,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産業富民協同並進的新路徑。截至目前,全市油茶種植面積累計達249.3萬畝,油茶籽年産量16.8萬噸,綜合産值突破55億元,産業惠及農村人口103.8萬人,帶動9.6萬脫貧人口穩定增收。

百色市林科所香花油茶採穗基地。
在強化政策保障方面,百色市將油茶産業列為“一把手”工程,&&《加快油茶産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百色市中央財政油茶産業發展示範獎補項目建設工作方案》等文件,構建“黨政同責、高位推動、部門聯動”工作機制。
在資金使用方面,創新實施中央油茶獎補資金市級統籌管理,明確績效目標與使用方向,確保資金精準投放。通過競爭性評審,爭取到中央財政獎補資金6億元、自治區配套1億元,全部用於示範基地建設、良種推廣與低産林改造。
在用地保障上,創新構建“林中林”用地體系,調整公益林1.5萬畝用於油茶種植,推行分區分類採伐管理,累計保障油茶用地3.3萬畝。同時,引導林農以林地入股參與聯合經營,全市流轉林地48萬畝,帶動315個村集體發展油茶産業。
在科技賦能方面,百色市構建“全鏈條”科技服務體系,建成國家油茶種質資源百色庫,收集706份種質基因,優選13個良種,實現新造林良種使用率達100%。制定廣西首個油茶高位嫁接地方標準《油茶低産林高位嫁接香花油茶技術規程》,嫁接後畝産油量提升6.6倍。

隆林縣沙梨鄉開衝村油茶新造林800畝。
建立“市—縣—鄉”三級技術推廣網絡,培養“土專家”83人,組建嫁接專業隊6支。在低産林改造中探索“農戶+技術+平台”模式,建設低改示範園5個,輻射帶動全市完成低産林改造62.1萬畝,油茶籽産量同比增長16.75%。該模式已成為全區低産林改造的典型範例,年輸出技術服務超5000人次,輻射湖南、江西等省份。推廣物聯網水肥精準管控系統,平果市示範區運用智能滴灌系統,節水節肥20%以上,勞動效率提升80%,推動林業智慧化發展。
在推動産業融合與品牌建設方面,百色市積極推廣“油茶+N”複合經營模式,發展“油茶+香椿”“油茶+百香果”等,實現“以短養長、以耕代撫”。西林縣“油茶+香椿”示範基地香椿年畝産達8000元,油茶投産後可實現“萬元林”目標。推動三産融合,建成11家精深加工企業,其中3家為自治區級龍頭企業,田林長江天成山茶油智能工廠年産2000噸特優茶油,成為全區智能化標杆。
在品牌建設上,百色市將油茶品牌建設納入“百香百色”區域公用品牌體系整體打造,實現跨品類聯動、全渠道推廣。“百色山茶油”作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認證的油茶産品,品牌價值突破50億元。
建立品牌准入、質量追溯和年度抽檢制度,授權14家企業規範使用地標。拓展“線上直播+線下專區”新型展銷模式,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世界林木業大會等平台設立專區,並在長沙油茶産業對接會上斬獲訂單500萬元。在平果市建成廣西第一家自動化初加工及倉儲中心,配套冷鏈物流體系,降低采收運輸成本30%以上,有效支撐品牌市場滲透與渠道下沉。
展望未來,鐘永鋒説,百色市將以中央財政油茶産業發展示範獎補項目為統領,持續推進“油茶+N”複合經營模式,全力打造油茶産業示範樣板。積極推動百色油茶籽在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上市,協助百色城産集團(百色一號)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建設交收倉庫、開發“油茶通”等金融産品,增強市場活躍度與定價話語權。通過綠色化、智能化、品牌化發展路徑,構建現代油茶産業體系,為全區油茶産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百色力量。
海報製作:甘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