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19日,桂林市資源縣舉辦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經貿文化活動,歡慶享受自治縣待遇30周年,全面展示資源縣在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繁榮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18日上午,資源縣政府廣場上氣氛熱烈,“資源縣享受自治縣待遇30周年成就展”拉開帷幕,全面回顧了資源縣自1995年以來砥礪奮進的輝煌歷程。
慶典的歡歌笑語不僅回蕩在成就展現場,更洋溢在城市休閒文化廣場的舞&上。精心編排的“群眾文藝表演”與充滿原生態激情的“民族山歌擂&賽”輪番上演。演員們身着苗族、瑤族等民族服飾,以歌舞、戲劇和器樂演奏等形式,演繹民族團結的動人故事。

資源縣享受自治縣待遇30周年文藝演出現場。
廣場四週的農特産品展同樣人氣十足,紅提、西紅柿、辣椒等本地特色農産品琳瑯滿目。目前,該縣已擁有38個綠色優質農産品基地,33項“三品一標”認證,車田西紅柿、資源紅提等榮獲國家地理標誌産品認證。與此同時,資源縣第二屆“融生活”攝影比賽展與“書畫展”也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欣賞,資源縣的山水風光、人文風情與發展變遷躍然眼前。

嘉賓們與當地村民共同起舞。
在農特産品展銷上,嘉賓體驗資源美食。
18日下午,嘉賓們深入走訪資源粵桂協作農副産品冷鏈倉儲物流産業園、修正集團醫藥大健康産業園、粵桂協作生物醫藥科技産業園以及中峰鎮大莊田村抱財丘鄉村振興建設點,親身感受資源縣從傳統農業縣向現代化特色産業強縣邁進的堅實步伐。
傍晚時分,嘉賓與群眾共同參與傳統的河燈漂放活動,成百上千盞河燈順流而下,在墨色的江面上連成一條流動的光帶。隨後,資江上空煙花綻放,與河燈相映成趣,構成“上下天光,一江錦繡”的景象。
1995年7月18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資源縣開始享受少數民族自治縣待遇。30年來,該縣地區生産總值從3.88億元增長至64.33億元,增長16.6倍,經濟實力大幅躍升。

河燈漂放活動。
本次系列活動不僅全面展現了資源縣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成就,更彰顯了各族群眾團結一心、共建家園的精神風貌。資源縣將以此次慶典為契機,繼續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譜寫新時代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的資源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