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角”和“倒三角”
“兩條線”和“三條線”
“大象”和“長頸鹿”
看到衞生間門口這樣的標識
你是否能快速分辨出
哪邊是男,哪邊是女?

各地網友發現的“奇葩”廁所標識
一度在社交平台上成為“熱梗”
網友直呼
“我只想上個廁所,
別考我了行不行!”

在11月19日世界廁所日前夕
新華社“焦點”欄目記者走訪多地
發現一些商場、酒店等場所的衞生間
用抽象的極簡線條或幾何形狀
作為門口的標識
讓人難以辨認

還有一些衞生間
標識雖不至於難以辨認
但不夠醒目
遠處看不真切
走近才發現搞錯了
不得不去另一側繼續“識圖”
比如下面這個公共衞生間
兩邊區分性別的標識
遠看看不清
單看一邊不敢確認
不免讓“內急人”哭笑不得


公共廁所本應是
解決人們“緊急時刻”的地方
但面對“奇葩標識”
不少人在如廁之前
不得不先解一道“謎題”

在重慶兩江新區的一家商場
剛從衞生間出來的劉女士向記者坦言
她和朋友在廁所標識旁愣了幾秒
走過導引線後又折返回來
最終與工作人員確認後才走進廁所

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彭小兵認為
廁所標識面向大眾
應當醒目清楚
讓年齡、文化、生活背景不同的人
都能輕易識別
關於廁所標識的圖形符號
國家曾發布過相應的標準
在GB/T 10001.1-2023
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中
男性專用設施的圖形符號為褲裝
女性專用設施則為裙裝
但這些標準僅為推薦
並非強制規定要求
↓↓↓

廁所“奇葩標識”的出現
源於設計邏輯失衡
過分追求所謂“設計感”“時尚感”
天津工業大學藝術學院青年教師
設計工學博士張龍龍強調
公共服務的標識要將功能性作為基礎
其次再考慮用設計語言提升審美價值
不能本末倒置
張龍龍建議
為避免純圖形符號的歧義
可以添加“男/女”等文字指示
字體應清晰易讀
字號應滿足遠距離識別需求

記者在走訪中也看到不少優秀案例
部分公共衞生間的標識設計
在體現文化元素的同時
還配有中英文文字標注
廁所入口清晰可辨


一些商場吸納顧客和網友的意見
針對標識不易分辨的問題
主動對衞生間進行整改
增加“男”“女”等中文字樣


廣西河池某商場後勤部主任韋荔介紹
該商場衞生間的標識設計抽象
不少顧客反映看不明白
甚至出現走錯廁所的尷尬情況
商場及時改正
增加了中文指示

重慶百君律師事務所鄧傑文律師提示
如果因為廁所標識不明確
導致公眾矛盾糾紛發生
標識主體方需承擔相應責任



專家認為
公共衞生間標識雖小
卻體現了
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與人文關懷
更完善、更人性化的廁所標識
體現設計與管理的智慧與溫度
65歲的南寧市民覃輝泓説得更實在
希望標識越清晰越好
每個人都能一眼看明白
讓“如廁之路”
不徬徨 更順暢
統籌:宋為偉
記者:黃偉 趙子碩 曹祎銘
編輯:杜瀟逸 樊雨晴 逯陽 鄧堅
新華社攝影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