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區多舉措服務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企業開辦便利度居全國前列
11月17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以實幹實績實效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九場)獲悉,近年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擔當實幹、改革創新,服務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截至今年10月底,全區經營主體達464.1萬戶,其中今年新登記51.9萬戶,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
優化政務服務。提高企業開辦便利度,把辦理營業執照、領取稅票、刻製公章以及辦理公積金、社保、醫保、銀行開戶7個事項整合為1個事項,企業開辦材料由原來的22份精簡到5份,辦事環節由13個壓縮到2個,實現“零成本、1個工作日辦結”,便利度居全國前列。深化改革創新,領銜推進9項“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平均壓縮時間86%、精簡材料70%、減少環節73%,高效辦結餐飲店開設等重點事項75.1萬件。今年上線廣西市場監管准入一體化平台,推行市場監管領域證照聯辦,把234項市場監管政務服務整合至一個平台,實現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100%,整體辦事時限壓縮60%。
強化幫扶舉措。今年我區&&4方面21項措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在全國首創設立“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題銀行”服務點,至今已設立95個,總共為8.4萬戶小微主體發放貸款616.3億元。在全國首批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幫扶,對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個體工商戶實施差異化精準幫扶政策,並培育“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2428戶。制發“廣西市場監管服務監督卡”、上線“經營主體服務網”、制定“親企親商”服務指南等,不斷完善服務方式。
轉變監管方式。在全國率先&&市場監管領域推行“有溫度的執法”指導意見,制定免罰、減罰、輕罰三張清單,建立重點監管事項、柔性監管事項、“無事不擾”事項三張目錄,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干擾。優化“綜合查一次”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將部門單獨入企檢查降低30%。創新推進個體工商戶信用分類管理,今年累計修復經營主體信用信息13.5萬條,助力大批經營主體卸下“失信”包袱,輕裝上陣。
健全響應機制。2023年起,建立經營主體反映問題響應處置機制,調度全區14個設區市111個縣(市、區)120個産業園區共6529家部門、企事業單位,近萬名工作人員參與,共同為經營主體紓困解難。線上依託12345熱線、線下設置149個專窗,開設經營主體反映問題響應處置專線,實現“一個平台接收訴求”和“快遞式”全流程查詢。至今,該機制已累計受理經營主體訴求52萬件,全量工單解決率達95.3%,較去年提升近6個百分點,推動解決拖欠賬款6.39億元、“五險一金”問題18.9萬件等一批“急難愁盼”訴求。(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劉冬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