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粵桂勞務協作托舉萬家幸福
11月15日清晨5時30分,廣東東莞的街巷還籠罩在薄霧中,陸迅已經在自家餐飲店裏忙碌起來。熬煮高湯、準備配料,每一個步驟都嫻熟利落。
“粵桂勞務協作改變了我的命運。”陸迅感慨地説,2012年,他通過粵桂勞務協作春風行動招聘會前往東莞務工,慢慢掌握了一門技術,如今有底氣留粵創業了。
從最初的勞務輸出到如今的全方位協作,粵桂勞務協作已走過30多年,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勞務品牌逐漸打響,惠及眾多像陸迅這樣的勞動者。
從家門口到廠門口,實現就業無縫對接
如何從新手學徒變為一名數控老師傅?11月13日,東莞市永鏘機械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易金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由得感嘆時光飛逝。
13年前,專科畢業後的易金明前往東莞進廠務工。初入社會的他並不順遂,先後輾轉廣東多地。“做得不喜歡就換,到處跑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易金明回憶,2015年,他抱着試一試的想法主動&&了粵桂協作工作隊。
這次嘗試,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當時他們建議我學一門技術。”在工作隊的推薦下,易金明進入東莞市永鏘機械有限公司,從學徒起步學習數控技術。在這裡,公司不僅包吃住,每月還發放近2000元的工資保障基本生活。卸下生活負擔的易金明,全身心投入到技術領域的探索中。
“學好之後每年漲一點工資,現在每個月到手1萬多元。我買了&代步車,對於房子自建還是買,再考慮考慮。”交談中,易金明笑聲爽朗,滿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從1992年起,廣西在廣東廣州、深圳、珠海等地設立勞務管理處,開啟有組織勞務輸出,並先後建立起自治區、市、縣三級勞務工作站,形成覆蓋珠三角主要城市的服務網絡。“十四五”時期,兩省區各級人社部門對接4169次,廣東動員28.21萬家企業提供1549.58萬個崗位信息,聯合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2620場,促進170萬人次外出務工。
“通過深化省際部門聯動,我們摸排了廣西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需求和廣東省企業用工需求,持續加強‘點對點’送工服務精準度,共同搭建勞動力赴粵就業‘連心橋’。”自治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李芊介紹,今年全區已組織“點對點”專車專列3578車次,輸送11.06萬人次返鄉返崗務工,輸送7.28萬人到廣東務工。
從單向輸血到協同造血,拓寬就業新空間
11月6日,在崇左市天等縣迎豐製衣就業幫扶車間裏,縫紉機的“嗡嗡”聲此起彼伏。言蘭秀正在工位上熟練操作機器,腳踩踏板、飛針走線。
“這份工作離家近,既能獲得收入補貼家用,又方便照顧家人。”工間休息時,言蘭秀笑着對記者説。2019年,在外地務工的她辭職回鄉後便入職車間,通過轉崗培訓,月收入從原來的30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
幫扶車間的建立,得益於粵桂協作的“1+1+1+N”模式創新。該模式通過開展跨區域産業合作,引導和鼓勵廣東企業到廣西投資興業,建設粵桂産業園區、實施“一縣一園”、培育“一縣一企”,持續共建N個就業幫扶車間,並重點在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産業園區周邊、街道社區等地建設勞動密集型的就業幫扶車間,推動“灣企入桂”項目落實,以産業發展帶動就地就近就業。
粵桂勞務協作的深化,不僅體現在勞務輸出上,更體現在産業帶動上。
在柳州,螺螄粉産業園通過引進廣東食品加工企業,帶動當地建立標準化生産基地,不僅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還培育了完整的産業鏈。目前,螺螄粉産業帶動就業超過30萬人。
近年來,通過粵桂勞務協作共建“一縣一企”、幫扶車間、産業園區“三大平台”,承接廣東産業轉移。兩省區在桂共建“一縣一企”穩崗就業基地59個、幫扶車間417個、産業園區125個,帶動就業15.6萬人,將傳統的“輸血式”幫扶轉化為“勞動力增值—産業升級—區域共富”的“造血式”發展,為全國區域協作提供了可借鑒的市場運作範式。
從技能賦能到品牌引領,構築高質量就業路
粵桂一家親。兩省區不斷深化合作,為企業培養、輸送了一批批優質勞動力,推動群眾就業從“有”到“優”的轉變。
2022年,創新組建粵桂高質量職教就業聯盟,設立就業公益基金,募集超2000萬元用於技能培訓補貼。目前,兩省區已推動54所聯盟學校與廣東227家企業合作開展“定制式”培訓,將培訓合格的學員定向輸送到企業上崗,實現“畢業即上崗”,幫助1.4萬人實現技能提升和高質量就業。
蒲添慰便是受益者之一。2021年,初中畢業後,他來到桂林技師學院,成為首批樂業縣“政校企安科訊訂單班”的學員。學校、企業、個人三方簽訂培養協議,按照“工學交替”的方式完成技能型人才培養。
2023年,進入深圳企業實習的蒲添慰表現出色,在短短一年時間內便升任組長,去年還被評為“鹽田區潛力型工匠”。接下來他想提升一下學歷,拿下大專文憑,“公司在這方面會給予相應支持,我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與此同時,廣西積極推動“八桂系列”勞務品牌與廣東“粵菜師傅”“南粵家政”等粵系勞務品牌融合建設,共同開展勞務品牌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農民工工作處負責人介紹:“我們與廣東家政企業合作,引入先進的培訓標準和管理經驗,學員畢業後可直接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工資不低。”
據統計,全區累計開展“八桂系列”勞務品牌相關培訓71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超100萬人。這些經過專業培訓的勞務人員,不僅就業穩定性強,收入水平也顯著提升。
隨着第三屆全國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在南寧舉辦,廣西勞務品牌建設迎來新機遇。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工人們正在精心佈置展&,這裡將集中展示粵桂勞務協作30多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
“借此機會,我們要推動勞務品牌從粗放輸出向精細培育升級。”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從專列飛馳到産業扎根,從技能賦能到品牌崛起,粵桂兩省區將進一步完善勞務協作長效機制,深化“政府+市場+社會”三方協同,推動勞務協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質量發展。(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曾容英 姜界峰 通訊員 祝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