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金額達4600萬元,創廣西近年來新高!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注入“強心劑”-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1/16 09:40:32
來源:廣西日報

轉化金額達4600萬元,創廣西近年來新高!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注入“強心劑”

字體:

原標題:轉化金額達4600萬元,創廣西近年來新高!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注入“強心劑”

  “候選藥物正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在結腸癌等惡性腫瘤中療效優於現有臨床藥物,且毒性更低,達到預期目標。”11月13日,廣西民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關一富在團隊項目進展報告會上向師生們分享喜訊。

  他口中的候選藥物,是該團隊專利轉化的成果。“這項成果轉化金額達4600萬元,創下廣西近年來單項科技成果轉化新高。”廣西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唐平秋告訴記者。

  此前,關一富團隊與醫藥企業共同關注到一類源自廣西藥用植物、具有優良抗腫瘤活性的天然産物。歷經8年多攻關,團隊成功克服該化合物分子結構複雜、合成難度大等難題,實現了該天然産物的化學全合成;在此基礎上,以該天然産物為母體,經系統結構優化,發現了該候選藥物,並獲得了其完全符合産業化要求的公斤級製備工藝,取得具有獨立知識産權的相關專利。

  專利要落地,離不開成果轉化,科研人員是技術專家,但對專利轉化過程中涉及的法律、經濟價值估算等往往不太了解。為此,廣西民族大學指導關一富團隊採用“許可+轉讓”的模式,先讓企業驗證技術應用可行性,待技術價值得到驗證後再推進轉讓。

  長期以來,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存在職務科技成果“不好轉”“不敢轉”“不願轉”等難題。《廣西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與激勵制度;2024年,廣西&&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探索建立“賦權+轉讓+約定收益”成果轉化模式,並明確:在沒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對於試點單位在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後的決策失誤責任,可以依規依紀依法免於追究。

  顧慮少了,創新活力自然上來了。據不完全統計,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大學等8家試點單位累計實施成果轉化1400多項,轉化合同總金額超2億元。廣西大學創新橫向科研結餘經費運作機制,按“同股同價”收購單位所持“技術股”;廣西師範大學通過“技術轉讓+許可孵化”模式,成功推動成果在大學科技園落地轉化;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一項成果以360萬元作價入股。

  “我們雖然不是試點單位,但也在積極改革,針對高價值專利轉讓成果,除了基礎獎勵,還給予研發團隊或成果完成人額外科研獎勵。”廣西民族大學分管科研的副校長高興宇説,“關教授團隊的成功,正是‘十四五’期間學校推進有組織科研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為高水平創新團隊建設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

  今年9月印發的《廣西科技成果轉化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聚焦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效能,強調要調動科研人員與科研單位積極性,激發成果轉化全鏈條活力,營造適配成果轉化的良好生態。

  “路雖遠,行則將至。”唐平秋&&,下一步,廣西民族大學將持續深化改革、深化與東盟的産學研協同創新和人才雙向培養,加強與國家級成果轉化平台合作,提升服務專業性與精準性,爭取在“十五五”期間産出更多成果。(廣西雲-廣西日報 記者 顧醒航 付瑋燁)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