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紮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建設
11月13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五場)獲悉,我區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全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共建共享“五個家園”,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建設走深走實。
“十四五”以來,我區在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基礎上,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全面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建設;&&《廣西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行動方案》,部署開展“五個家園”建設;堅持高質量發展,把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一體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廣西43個單位和個人榮獲表彰,數量居全國第一。
共建共享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各族群眾“五個認同”更加堅定。廣西構建分級分類、全面覆蓋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體系,培育10家“鑄牢”研究基地,在《廣西日報》開設全國黨報首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版,講好民族團結進步的廣西故事。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等特色品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實現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全覆蓋,《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彙編·廣西卷》形成330余萬字書稿。
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園,各族群眾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前景更加光明。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將AI應用於示範區建設評價系統等民族工作場景。投入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35.8億元,實施5800多個項目,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4年高於全國、全區農村居民平均水平。8個邊境縣(市、區)實現高速公路“縣縣通”,百色市、憑祥市入選全國共同現代化試點城市。遴選59個村寨作為民族村寨與鄉村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試點,投入中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2.17億元,帶動其他資金投入100多億元。舉辦5場“民營企業進邊疆”産業合作洽談會,累計吸引736家企業參與,現場簽約項目114個,總金額達328.63億元。
共建共享守望相助和諧家園,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廣泛深入。持續推進“三項計劃·桂在行動”,廣西與港澳&和東盟國家的交流合作不斷加強。基層社區民族工作創新發展,社區建設、社區服務和社區活動水平不斷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取得新突破,全區現有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61個,模範集體310個、模範個人314人。
共建共享宜居康壽美麗家園,“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金字招牌更加閃亮。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生態環境質量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列。全面推行“黨建+網格+大數據”鄉村治理模式,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有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美麗廣西和文化旅游強區加快建設,廣西民族博物館銅鼓文化研學等項目入選“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全國試點。
共建共享邊疆穩定平安家園,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水平更加全面高效。模範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穩慎推進民族政策法規調整完善工作。持續防範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全區群眾安全感連年保持98%以上高位。(記者何明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