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5年“走邊關”:友誼關口岸快捷通關助力跨境物流實現新突破

友誼關&&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副隊長陳志傑介紹通關查驗系統新模式。記者 樊成甫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2日訊11月4日,2025年“走邊關”之“衛國戍邊有我”主題深度宣傳採訪團走進友誼關口岸,實地探訪這座中越邊境重要口岸的創新通關模式。作為中國通往東盟“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是東盟”的便捷陸路大通道,友誼關口岸憑藉&&境車輛邊檢快捷通關模式,不僅跑出了跨境物流 “加速度”,更催生出邊境經濟繁榮發展的新活力,為穩邊安邊興邊注入持續動力。
依託“一帶一路”、中國—東盟自貿區及RCEP釋放的政策紅利,中越貿易量連年攀升。為破解通關瓶頸,友誼關口岸於2020年7月率先試點邊檢快捷通關係統,經數年優化迭代,形成了集成自主採集、智能識別、快速核驗等功能的完整查驗模式,並在2025年9月15日成功入選商務部自貿試驗區第六批“最佳實踐案例”,成為全國跨境物流通關領域的標杆。如今這一經驗已在廣西峒中、水口等口岸複製應用,並被納入中央自貿區提升戰略向全國推廣。

友誼關&&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副隊長陳志傑接受記者採訪。記者 樊成甫 攝
在友誼關口岸貨運通道現場,一輛輛跨境貨車正有序通行。出境車輛滿載電子産品、汽車零配件等工業産品,入境車輛則拉運着剛摘下枝頭的東南亞新鮮水果,司機們輕點設備完成自助操作,平均15秒內就能完成通關流程,真正實現“秒級通關”。來自廣東的李師傅常年往返兩地運輸工業産品,他熟練地刷證件、按指紋完成面部識別,幾十秒就辦完通關手續:“現在每月能多往返好幾趟,收入實實在在漲了不少,那可比以前先進多了!”
這張亮眼的通關成績單背後,是“友誼關模式”對傳統通關流程的徹底革新。以往駕駛員要委託代理填寫紙質單據現場遞交,通關時還需當面提交證件等待邊檢民警核驗蓋章,流程繁瑣且耗時。如今依託數據交互機制,貨運代理向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申報的信息可一鍵遠程同步,徹底取消了紙質單證環節。提前備案的中方車輛及駕駛員,通過“刷證件、按指紋、識面相”的自助操作,邊檢後&即可自動完成核驗,全程免查實體證件、免蓋驗訖章。

在口岸前合影留念。通訊員 劉宇昕 攝
近年來,不斷上漲的數據更是“友誼關模式”便捷性的生動體現,據友誼關&&境邊防檢查站統計,2025年5月18日口岸單日查驗車輛突破2100輛次,創歷史新高,截至11月6日累計查驗超50萬輛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7.4%,提前52天超過去年全年總量。
“路寬了”,通關成本也降低了,越來越多跨境貿易企業選擇扎根邊境,帶動了邊境加工産業集群發展,為邊民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在憑祥綜合保稅區周邊,一批圍繞跨境貿易的加工、物流企業陸續落地,不少外出務工的邊民紛紛返鄉,高效通關模式不僅保障了中國—東盟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更讓越來越多邊民捧上“口岸飯碗”,日子越過越紅火,這正是口岸發展給邊境帶來的實在變化。
“如今,借助這一高效通關模式,友誼關口岸正持續釋放‘一帶一路’節點口岸的輻射帶動作用。”友誼關&&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副隊長陳志傑説:“這一創新實踐也為更多邊境口岸優化通關服務、推動跨境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樣本,展現了新時代移民管理機關服務國家戰略、助力經濟發展的擔當作為。”
如今的友誼關口岸,車流如織卻井然有序。快捷通關模式用一個個增收的家庭、一家家成長的企業,書寫着興邊富民的生動答卷,為中國—東盟跨境貿易持續注入更強動力。(記者 樊成甫 陽繼樂 通訊員 譚蘇侶 劉宇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