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好房子”技術導則公開徵求意見
層高不低於3米 全面守護頭頂腳下安全
新建住房建築層高應不低於3米;住宅應採取降低高空墜物風險的措施;數字家庭將走入更多百姓家……11月7日,記者從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獲悉,廣西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好房子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已完成編制工作,正在徵求意見。
廣西“好房子”立足新時代住房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具備住房基本性能基礎上,滿足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綠色低碳、智慧便捷、和諧美好目標要求。
要求設置高空墜物監控系統
安全是“好房子”的基石。為防範高空墜物風險,徵求意見稿提出對於存在高空墜物風險的區域,宜設置警示和引導標識,並應實行24小時動態監控;在人員通行的住房周邊區域宜設置緩衝區、隔離帶;住房3層以上部分的建築外墻宜使用輕質飾面材料,全面守護居民“頭頂上的安全”。同時,為保障“腳下的安全”,明確井深超過1.2米的窨井及排水檢查井均應設置防墜網,防止兒童意外墜落。
針對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徵求意見稿要求,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應集中設置,具備充滿自動斷電、故障與高溫報警等功能,鼓勵在電梯配置識別系統防止電動自行車進入,多措並舉消除火災隱患。電動汽車充電配置方面,建議新建住房的公共充電口數量不宜低於公共停車位的30%或小區總停車位的1%。
完善住房功能滿足全齡需求
怎樣的住房能讓人感到健康舒適?徵求意見稿圍繞群眾關切的空間尺度、隔音、滲漏等常見問題,提出了具體技術指引。如新建住房層高應不低於3米,戶門通行凈寬不應小於0.9米,單人臥室和雙人臥室的短邊凈寬應分別不小於2.4米及3.2米;宜優先採用吸音材料、浮築樓板、架空地板等提高隔音性能的措施;廚房應採取防止串煙串味的措施,將漏風檢驗納入住房分戶驗收項目範圍;安裝二次排水暗地漏,避免積水滲入樓板或相鄰墻體,系統性解決內部竄水問題。
在適老適幼設計方面,徵求意見稿要求至少有一個衞生間具備適老化無障礙改造條件,預留扶手安裝位並設置緊急呼救裝置;墻、柱等陽角處宜設置避免老年人和兒童磕碰的保護措施。公共區域應通過“連續扶手+防撞措施”保障老年人、輪椅使用者等群體安全通行,降低碰撞風險。
智慧運維與數字生活一體化
智慧運維服務讓“好房子”的管理更高效。根據徵求意見稿,5G信號應覆蓋全部住戶房間及電梯、地下車庫等公共區域;小區和單元主&&口、物業中心等處宜設置信息發布與查詢屏,便於居民獲取周邊生活信息;宜配置智能化信息集成&&,統一管理訪客對講、視頻監控、停車、設備監管等功能;物業應配置智慧管理&&,整合業主信息、報修、繳費、防疫、投訴等業務,實現一站式管理。
數字家庭也將逐步普及。徵求意見稿建議,住房宜為數字家庭設備預留供電、通信條件及拓展空間。數字家庭系統宜兼容安防、設備管理、健康管理等,支持人臉、聲紋等生物識別功能,可基於用戶身份生成個性化應用場景,並與社區服務&&對接,提供線下服務。
營造環境適宜鄰里友好社區
和諧美好的住宅環境主要從建築風貌與鄰里關係兩方面進行提升。徵求意見稿建議,結合廣西夏季高溫特點,宜選取適配氣候、體現傳統文化的墻面色彩,並種植耐陰、無毒無刺的本土植物。戶型設計宜引入綠色生態理念,採用局部挑高、錯層或外挑式大陽&等形式,以改善遮陽、增強通風並豐富生活場景。
樓棟間距除滿足日照、通風與消防要求,還應減少對視與噪聲干擾,主要居室直視距離宜不小於18米,單元相鄰住戶輔助房間對視距離不宜小於4米。
在促進鄰里和諧方面,在公共&&口設置交往大堂,提供快遞存放、休憩交流等功能,鼓勵鄰里互動。此外,宜設置寵物友好空間,並合理規劃兒童游戲區、青年健身區與老年休閒區等多功能活動場所,促進全齡友好型社區建設。(記者 韓沛)

